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嬗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我国一项刚确立不久的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确立得益于相关司法理论的嬗变,得益于我国创新司法体制的政策。刑事和解的出现,正好适应了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宽缓化和谦抑化的刑事惩罚趋势,符合我国慎刑原则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需求。
作者
李发文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
出处
《商情》
2014年第19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理论
嬗变
分类号
D91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李奋飞.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
.中国检察官,2006(5):10-11.
被引量:41
2
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
马静华.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J]
.政治与法律,2003(4):113-122.
被引量:128
4
刘磊.
慎行缓起诉制度[J]
.法学研究,2006,28(4):80-87.
被引量:15
5
石磊.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J]
.法商研究,2006,23(5):92-99.
被引量:44
6
刘凌梅.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
.现代法学,2001,23(1):152-154.
被引量:350
7
刘方权,陈晓云.西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介评[J].云南法学,2003.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刘秋平,刘再春.
刑诉之暂缓处分制度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6.
被引量:1
2
谢小妹,黄妹华.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23-27.
被引量:3
3
孙昌军,陈炜.
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J]
.现代法学,1999,21(2):116-120.
被引量:22
4
马克昌.
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5):49-54.
被引量:21
5
张小虎.
刑事法律关系主体论[J]
.法学研究,1999,21(3):34-51.
被引量:9
6
杨兴培.
论刑事法律关系[J]
.法学,1998(2):20-26.
被引量:24
7
刘东根.
两极化——我国刑事政策的选择[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6):3-15.
被引量:37
8
刘东根.
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转换——兼对法释[2000]33号相关规定的评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6):37-46.
被引量:23
9
张旭.
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J]
.法学研究,2005,27(1):97-110.
被引量:25
10
孙国祥.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4):137-143.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
512
1
汤道刚.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刑事当事人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平衡——倡导以人为本的刑事和解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2006(S1):108-112.
被引量:2
2
陈欣.
论刑事和解中国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5-67.
被引量:3
3
蒋华林,陈彪.
刑事和解制度悖而不离的价值辩证[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05-109.
4
杨希.
论公诉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233-234.
5
吴军.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和发展[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89-92.
6
张明友,钟德刚,朱德林.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2-23.
被引量:1
7
刘晴,赵靖.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176-177.
8
刘云,徐琼.
刑事和解机制及其在检察环节的实践[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36-38.
9
王利飞.
刑事和解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完善[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0):40-43.
被引量:1
10
谭雅玲.
论刑事诉讼谦抑理论的适用——以少年犯罪审前程序为视角[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124-127.
1
杨思远,封燕燕,赵岐山,史子新.
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嬗变[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24-27.
被引量:2
2
朱立恒.
从陪审团审判到公正审类——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嬗变[J]
.新华文摘,2009(21):14-19.
3
姚万勤.
盗窃罪保护法益的理论嬗变与司法抉择——新修正的所有权说之提倡[J]
.时代法学,2014,12(4):52-61.
被引量:7
4
姜辉,沈根犬.
从“欧洲共产主义”到“新共产主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嬗变[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3):62-68.
被引量:3
5
李建光.
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0(6):75-76.
被引量:3
6
张信良,陈亚萍.
农村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探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4,24(3):21-25.
7
朱立恒.
从陪审团审判到公正审判--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嬗变[J]
.政法论坛,2009,27(3):82-91.
被引量:6
8
郑颖慧.
朱熹“以严为本”法律思想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42-45.
被引量:1
9
和育东,石红艳,林声烨.
知识产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之辩[J]
.知识产权,2013,23(3):54-59.
被引量:24
10
李国海.
论反垄断法中的慎刑原则——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非刑事化[J]
.法商研究,2006,23(1):12-16.
被引量:33
商情
201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