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10,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
2马克思.《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M].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5页.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共引文献3748
-
1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2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3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
4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5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6顾智明.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
7吴学琴.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
8李庚香.法美学是人学[J].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
9廖小平,曾祥云.“代”论[J].江海学刊,2004(4):5-12. 被引量:9
-
10陈其人.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
-
1吴德贵.脱颖人才的关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15(7):19-20. 被引量:1
-
2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
1吴玑端.工业净产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主要指标[J].中国经济问题,1981(2):32-36.
-
2黄勇.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机制[J].怀化学院学报,1986,0(1):7-12.
-
3田夫.关于市场经济的概念、特征及功能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3(3):6-9.
-
4徐红,丁晨.对杭州市工业经济效益的分析与建议[J].浙江经济,1989(6):8-10.
-
5晓鸣.国营企业必须按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办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79,5(0):28-34.
-
6茆庆国.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全面推动保增长、促转型各项工作[J].中国盐业,2013(16):4-6.
-
7赵玺玉.试析市场经济机制对按劳分配的调节和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1):18-21.
-
8李承友.大型企业要主动走向市场[J].中国经贸导刊,1992(19):11-12.
-
9张剑辉.商品供求规律的重新认识[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0(2):1-5.
-
10李友根.怎样考核农村社队的生产经营成果?[J].经济研究,1980,15(11):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