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北地区玉米优化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品种优化、群体结构优化、田间管理优化3个方面总结辽北地区玉米优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
王楠
机构地区
铁岭市农业技术培训学校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55-56,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品种优化
群体结构
田间管理
辽北地区
分类号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孙丽惠,陈长青,李月明,孔菲,叶雨盛.
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11(4):64-66.
被引量:35
2
刘敏,张耀存,周昕,张菁.
铁岭市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2006,32(5):99-104.
被引量:39
3
冶晓云.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95-95.
被引量:1
4
孙平.
辽宁省玉米栽培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6):11-13.
被引量:6
5
宋丽平.
科学选用玉米品种 提高种植效益[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105-105.
被引量:1
6
段迎先,王学峰.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
.种业导刊,2010(3):28-28.
被引量:51
7
袁文先.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12):18-18.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胡昌浩,董树亭,岳寿松,王群瑛,高荣岐,潘子龙.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1):63-69.
被引量:141
2
王绍武.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J]
.气象学报,1994,52(3):261-273.
被引量:400
3
崔彦宏,罗蕴玲,李伯航.
紧凑型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2):52-57.
被引量:25
4
尹枝瑞,王国琴,王振宝.
吉林省玉米高产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育生理指标研究——第二报 耐密型玉米增产原因分析与公顷产量11250kg高产群体主要生育生理指标[J]
.玉米科学,1994,2(3):32-40.
被引量:13
5
李锋,刘晓娟,刘世梅,王纯杰,张国生,李辉,陈玉志.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53-54.
被引量:9
6
吕丽华,王璞,易镇邪,魏凤桐,刘明.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2):79-81.
被引量:72
7
段巍巍,李慧玲,肖凯,李雁鸣.
密度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2):98-101.
被引量:84
8
战秀梅,韩晓日,杨劲峰,刘小虎,马玲玲.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玉米源、库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3):495-499.
被引量:43
9
王庆成,牛玉贞,王忠孝,张秀清.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群体光合和其它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7,12(1):1-6.
被引量:35
10
王美云,李少昆,赵明.
关于玉米光合作用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7,23(3):345-352.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136
1
应冲雄,陈震江.
永康45年气候变化分析[J]
.浙江气象,2006,27(4):6-10.
被引量:7
2
韦丹宜.
45年来桂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广西气象,2006,27(A03):56-57.
被引量:8
3
傅玮东,姚艳丽,李迎春.
新疆吉木萨尔县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2007,33(6):96-101.
被引量:28
4
赵慧颖,李成才,赵恒和,田辉春,宋庆武,寇志强.
呼伦湖湿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07,29(5):795-801.
被引量:44
5
阎琦,吕晓丹,朱宇,崔丽敏.
1951—2005年鞍山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6):15-19.
被引量:17
6
赵慧颖,乌力吉,郝文俊.
气候变化对呼伦湖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8,28(3):1064-1071.
被引量:90
7
李聪,曹占洲,肖继东,杨志华,石玉.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65-367.
被引量:3
8
王秀萍,任国玉,赵春雨,于德华.
近46年大连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冻期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6):673-678.
被引量:59
9
朱建华,邹定光.
韶关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的变化[J]
.广东气象,2008,30(A02):28-30.
被引量:3
10
满苏尔·沙比提,米娜瓦尔·斯拉吉丁,吐尼沙古丽·牙生.
近40年来新疆策勒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水文,2009,29(1):89-92.
被引量:12
1
于守海.
夏花生“三优三防”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07(15):30-30.
2
张发萍,邱有荣.
依靠科技 创新机制 全面夺取水稻丰收[J]
.四川农业科技,2008(11):21-21.
3
方孔君,赵宣楼,郑加诚.
浙江乐清市早籼品种优化的经验总结[J]
.中国稻米,1996(6):25-25.
4
杨国金,李育质.
小麦品质与其品种优化的关系[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2(2):41-42.
5
张晓红,徐济春,吴小文.
2012年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87-87.
被引量:1
6
刘靖,何海芬,赵明勤.
新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新途径探讨[J]
.中国棉花,2001,28(9):31-32.
7
湖南省启功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11):30-30.
8
魏艳丽,于福军.
降低梨果农药残留量的有效途径[J]
.河北果树,2005(2):39-39.
9
两国家级科研项目启动会在重庆召开[J]
.南方农业,2010(1):41-41.
10
马全保,景治忠,冶晓峰,者金兰.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品种优化技术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6):128-131.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