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气象》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Guangxi Meteorology
参考文献8
-
1张庆阳.美国气象服务的动向[J].北京气象,1998,(3).
-
2白钢.韩国气象服务介绍[J].北京气象,1998,(3).
-
3祝燕德.加拿大气象部门组织结构及基本业务概况[J].湖南气象,1999,16(2).
-
4颜宏.二十一世纪气象预报系统展望[N].中国气象报,2000-03-20.
-
5罗刚.加快我国自动气象观测站发展步伐[J].四川气象,2000,20(1):4-5. 被引量:6
-
6刘志澄 张柱.对日本气象业务及科研现状的考察与观感[J].安徽气象,2000,(1).
-
7YoramJ. Kaufman,David D.Herring,K.Jon Ranson,G.James Collatz,于新文.新一代全球卫星观测系统(EOS)概述[J].新疆气象,2000,23(1):35-37. 被引量:2
-
8罗树如.鄱阳湖区域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0,24(1):8-1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1
-
1赵云德等.90年代美国气象科技的发展计划[J].气象软科学(北京),1992,(2).
共引文献6
-
1罗万春,刘帅,李文明,王子豪.雨量预报方法准确性评价的数学模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23-26.
-
2冯建设,李占星,张璇.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图形分析软件设计与应用[J].山东气象,2010,30(2):41-43. 被引量:4
-
3刘芳,张新,樊建勇,王四化.鄱阳湖水域面积与湖口水位关系模型的改进[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4(4):45-49. 被引量:5
-
4郭卫东.试谈企业会计全面电算化[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0(7):41-41.
-
5倪磊.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西藏科技,2014(1):42-43. 被引量:3
-
6张保战,刘跃,王锋,龙强,孙云锁.一种农业气象设备移动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3):85-86.
同被引文献59
-
1贾显锋,郑传新.闪电定位仪在人影作业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5,27(3):33-35. 被引量:5
-
2覃卫坚.广西仓储气候影响分析[J].广西气象,2004,25(4):19-20. 被引量:2
-
3刘永莲.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的几点实用技巧[J].广西气象,2004,25(4):44-45. 被引量:34
-
4林朴炎.风廓线仪──下一代测风系统[J].广东气象,1994,17(1):40-41. 被引量:6
-
5冯建设,王建源,崔玉东,袁爱民.气象要素场客观分析软件[J].气象科技,2005,33(4):382-384. 被引量:8
-
6葛意活,杨经科.某通讯基站对炸药库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6-68. 被引量:21
-
7林卓宏.浅谈感应雷检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9-71. 被引量:19
-
8杨德荣,梁丹.接地电阻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72-74. 被引量:24
-
9奉超.浅谈L波段探空系统资料及在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84-87. 被引量:36
-
10.卫星气象学.http://www.ikepu.com.cn,2002—2—11.
引证文献7
-
1汤文宁.贮存环境对气球升空高度的影响初探[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1):84-85. 被引量:2
-
2陈裕强,林伟旺,谢汉全,陈裕壮.两套闪电定位系统对揭阳市雷电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73-75. 被引量:9
-
3卢雪勤,黄荟,罗雅,雷新玉.浅谈高空气象探测与天气变化规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4):97-98. 被引量:7
-
4梁建平,韦丽英,苏娟,李江,文芳一.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的再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1):80-81. 被引量:7
-
5冯建设,李占星,张璇.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图形分析软件设计与应用[J].山东气象,2010,30(2):41-43. 被引量:4
-
6卢雪勤,黄小培,田小芳.一种快速升起探空气球方法的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1):131-132. 被引量:3
-
7张庆阳,张沅,李莉,田静.大气探测技术发展概述[J].气象科技,2003,31(2):119-123.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54
-
1辛忠德.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的再思考[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24):260-260.
-
2樊鹏,陈保国,郭强,何军,黄兴,党国营.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网络系统[J].气象科技,2005,33(3):260-263. 被引量:6
-
3王欣,卞林根,彭浩,李剑东.风廓线仪系统探测试验与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5):693-698. 被引量:96
-
4罗树如,胡玉峰,刘钧,王柏林.自动气象站综合探测网的构建[J].气象科技,2006,34(2):184-187. 被引量:17
-
5黎洁波,李辉城,陈华,刘国宁.Backup Magic在探空业务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75-77. 被引量:2
-
6刘治江,陈爱国.基于C8051F320的智能化小球测风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31(11):158-160.
-
7罗雄光,梁国锋.GTS1型探空仪与59型探空仪测得的逆温比较[J].广东气象,2008,30(A02):101-102. 被引量:6
-
8张立峰,陈爱国,李晓光.基于ARM-Linux的自动站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9,32(1):86-87. 被引量:2
-
9于帅,马传成,郭海涛.CAWS600-B(S)型自动气象站DY-01电源系统典型故障分析[J].气象科技,2009,37(1):122-124. 被引量:10
-
10贺宏兵,滕志遥.多模式探测的风廓线数据差异性统计及整合策略[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6):656-660.
-
1何长文.地震勘探ABC[J].石油知识,1997(2):30-31.
-
2孙锐.我院参加中国北极第二次科学考察[J].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2003(1):47-47.
-
3站在世界天气雷达科技的最高峰[J].气象知识,2004(6).
-
4罗昶.自动气象站误差性能分析[J].浙江气象,2006,27(4):43-44. 被引量:6
-
5G.D Nastrom,曹学柱.平原雷达风廓线仪研究系统[J].气象科技,1992,20(4):88-91.
-
6李晔,高兰英.气象灾害—中国直面应对[J].气象知识,2002(1):13-15.
-
7傅德胜,汤达章,殷秀良.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一种新方法[J].气象科学,1992,12(1):32-38.
-
8地球之“ABC”(二)[J].百科知识,2016,0(6).
-
9何长文.地震勘探ABC[J].石油知识,1997(5):30-31.
-
10傅德胜,戴铁丕.变分法在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0,13(4):598-603.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