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文关怀"一词在当前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已被广泛运用,高校思政工作中人文关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校思政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强调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理念。
作者
姚春林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10042)
关键词
思政工作
人文关怀
理论基础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1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4.
同被引文献
38
1
王静.
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S01):303-304.
被引量:5
2
郭华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回归[J]
.教育探索,2012(6):131-132.
被引量:9
3
丁汀.
试论“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基本途径与内容[J]
.大家,2011(10):71-71.
被引量:1
4
曾令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4(15):80-82.
被引量:37
5
程振设.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133-134.
被引量:33
6
卢岚,徐志远,曾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
.学术论坛,2006,29(10):178-181.
被引量:25
7
余莎莎埸班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142-142.
8
李程勇,王婷.高职大学生思政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探析[J].东方教育,2014,(5).
9
张晶.分析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大科技,2016,(1).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 8 -26.
引证文献
13
1
邹阿龙,马欢,胡有睿.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4):66-66.
被引量:3
2
常金星.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对策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9):167-167.
被引量:3
3
胡婧超,刘阳.
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
.世纪桥,2016(6):59-60.
被引量:1
4
孟琦,张亚军,葛梦薇.
“立德树人”视阈下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76-79.
被引量:9
5
权毅博.
“立德树人”视域下协同推进体育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3):42-43.
被引量:10
6
余进军.
自媒体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1-3.
被引量:1
7
汪良.
试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
.文教资料,2018(25):79-80.
被引量:3
8
于昕.
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
.读天下,2016,0(14):126-126.
9
贾明远,李雨潇.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校思政工作研究[J]
.人力资源,2019(6):26-27.
被引量:2
10
黄天羽,薛婷婷,兰加规.
以身爱国·以德育人——高校思政工作开展中的德育渗透[J]
.科学咨询,2023(4):147-149.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涂志芳.
高校体育“三位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路径的构建[J]
.体育视野,2020(6):3-4.
被引量:1
2
高勇.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策略探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0):90-91.
3
边德志.
自媒体时代下卫生管理类课程教学手段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43-244.
4
苏晓丹,王昭.
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12):29-30.
5
聂洪媛,马云婷.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6):251-252.
被引量:1
6
林飞.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1):77-78.
7
胡婧超,刘阳.
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
.世纪桥,2016(6):59-60.
被引量:1
8
徐慧玲,吴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人文关怀问题的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2):162-162.
被引量:2
9
蔡理.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问题分析[J]
.领导科学论坛,2017,0(3):84-85.
被引量:2
10
林杰.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96-197.
被引量:26
1
刘玉威.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24):14-15.
被引量:3
2
郭华,李德平.
浅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现代企业教育,2010(14):103-104.
3
裴文庆.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46-46.
被引量:8
4
钟国芳.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7,0(4):96-98.
被引量:2
5
王晓会.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政课的指导作用[J]
.科教导刊,2015(12Z):92-93.
被引量:1
6
周晏.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
.现代交际,2014(11):217-217.
7
杨建平.
高校德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江苏高教,2003(6):99-101.
被引量:3
8
耿亚军.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7-130.
被引量:3
9
温慧婷,冷松.
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5,0(2):51-53.
10
史丽丽,蔡娟.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1):36-39.
被引量:4
江苏高教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