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结构的传播策略研究——从“微信红包”谈起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微信红包是腾讯在2014年春节前夕推出的一款应用,一炮而红,财付通借此迅速打开局面,累积了规模巨大的移动支付增量用户。微信红包的火爆,表面上看是一场移动互联网上发生的创新扩散活动,本质上其实是一件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结构的传播案例。本文以微信红包的事件回顾为出发点,通过对春节期间互联网企业红包大战的回顾和对比,分析微信红包大获成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从传播者、受众、信息、渠道等四个角度探讨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结构的传播策略。
作者 冯娟
出处 《东南传播》 2014年第4期80-82,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百度百科.微信红包[EB/OL].http://baike.baidu.com/lin k?url=fQhfYRGM9jXLmtf7jbHcT45ijgQVnn6IgmIIeiqlyUI 7J53E1Bh3EgPyIVKtxaM5PEIzdcvO9PKkk_ft9C6X2K.
  • 2人民网.除夕到初八微信收发红包全国PK江苏数量排第2[EB/OL].http://js.people.com.cn/html/2014/02/09/287161.html.
  • 3桑吉夫·戈伊尔.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71

  • 1彭兰.再论新媒体基因[J].新闻与写作,2014(2):5-8. 被引量:47
  • 2徐宗玲,李艳华."彭罗斯效应"的理论拓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67-70. 被引量:3
  • 3王鹏,林聚任.情感能量的理性化分析——试论柯林斯的“互动仪式市场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2-157. 被引量:61
  •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03.
  • 5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0.
  • 6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7中国经济网[EB/OL].http://intl.ce.cn/spedals/zxgjzh/201202/03/t20120203_23042593.shtml,2012.
  • 8《从微信红包的成功看微信支付》,驱动中国网.
  • 9《品牌掷千金到春晚微信红包意在何为》,http://hea.163.com/15/0225/14/AJAADQJE001628C1.html#from=rele-vant#xwwzy35bottomnewskwd.
  • 10加佛.品格的技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M].马勇,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