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我国高校公法地位司法实践之考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司法实践显示,对高校行政主体资格的证明,先后分别经历了高校为"行政授权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及"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组织"等三个阶段的发展。为保证司法实务与国家立法间的一致性,未来立法应当明确高校的行政主体地位以及高校授权管理权的范畴。
作者 向前
机构地区 四川民族学院
出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1-73,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基金 四川民族学院校级项目"从高校侵权的司法实践看高校法律地位的变迁"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7

  • 1胡瀚,王瑾.大学自治与法治——以高校处分权为切入点[J].西部法学评论,2007(1):85-88. 被引量:5
  • 2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0(4):139-143. 被引量:127
  • 3刘庆,王立勇.高校法治与特别权力关系[J].政法论坛,2004,22(6):152-157. 被引量:33
  • 4程雁雷.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与司法介入之范围[J].法学,2004(12):34-39. 被引量:44
  • 5马慧娟,鲁春美.高校涉讼现象引发的法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6(4):52-56. 被引量:4
  • 6高校在对学生的处理上一般都遵守了上述程序.而在对田永的处理上,相关部门和人员没有遵照最起码的工作流程:将退学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学籍、停止录入成绩、办理退学手续等,材料归档等).从工作顺畅而言,这些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北京科技大学没有这么做是较少见的工作失误.
  • 7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有1999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1999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2000年王青松诉北京科技大学案、2000年杨金德诉上海财经大学案、2001年黄渊虎诉武汉大学案、2002年王某诉武汉理工大学案、2003年韩某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勒令退学案以及近期的两学生诉重庆邮电学院因怀孕而被开除案等,这些案件大多是学生败诉或不予受理.
  • 8沈岿先生对此进行过分析.参见沈岿:《公立高等学校如何走出法治真空》,载《行政法论丛》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66页.
  • 9沈岿.制度变迁与法官的规则选择[A].法治与良知自由[M].法律出版社,2002.124.
  • 10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三联书店,1997.195.

共引文献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