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矿区废旧物资回收处理网络的结构——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的研究
Analysising the structure of waste materials recycling network in the mining ar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分析某矿区废旧物资回收处理网络的结构。通过结构分析指出该网络的运行模式,同时通过"结构洞"理论来分析该网络的中心行动者——再生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的合理性,即通过"结构洞"来提升部门自身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而提升整体网络的竞争能力。论文最后对该网络的发展扩张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
王翔
机构地区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
出处
《资源再生》
2014年第5期63-65,共3页
Resource Recycling
关键词
网络理论
结构分析
社会效益
回收处理
废旧物资
矿区
管理部门
再生资源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罗纳德·博特.结构洞:竟争的结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聂磊.
“结构洞”理论分析——解析《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8):280-281.
被引量:8
3
金涌,冯之浚,陈定江.
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J]
.中国工程科学,2010,12(1):4-11.
被引量:14
4
冯慧娟,张继承,李华友.
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组织运作现状的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2(4):10-12.
被引量:5
5
朱海伦.
金融风暴中循环经济的一个悖论——论保护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政策[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15-20.
被引量:6
6
杨春平.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9):4-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婷婷.
结构洞:关系的制胜点[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1):31-32.
被引量:15
2
郭廷杰.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J]
.再生资源研究,2004(3):2-5.
被引量:4
3
王保士.
我国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J]
.再生资源研究,2001(3):30-31.
被引量:13
4
张明成,杨凯.
上海城市泔脚垃圾市场化回收处置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2005,18(1):30-32.
被引量:7
5
诸大建,臧漫丹,朱远.
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8-12.
被引量:60
6
李波涛,牟瑞芳.
循环经济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的新理念[J]
.能源与环境,2006(1):44-46.
被引量:3
7
诸大建.
循环经济不是垃圾经济[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3):50-50.
被引量:2
8
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9
资源利用生态化和生态工业系统.香山科学会议第198次学术讨论会[EB/OL].[2002-12-10].http://www.XSSC.ac.cn/Web/ListConfs/ConfBrief.asp?rno=452.
10
静脉产业”在日本悄然兴起.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5):48-48.
共引文献
30
1
汪浩,麻明祥,李国平.
固废拆解业兴起的思考及对策[J]
.能源环境保护,2009,23(2):40-43.
被引量:3
2
王玉娟,蒋长流.
包容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和贫困群体之间“结构洞”的产生与跨越[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97-101.
被引量:9
3
雷霁霖.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J]
.中国水产科学,2010,17(3):600-609.
被引量:89
4
周炳炎,金雅宁,于泓锦,李丽.
我国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研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9):36-40.
被引量:2
5
肖文海,鞠佳.
构建循环经济的价格支持政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5-11.
被引量:1
6
王松涛.
循环经济法之合作机制研究[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5):77-77.
被引量:1
7
孙春升.
我国独立焦化企业发展的思考[J]
.煤炭经济研究,2011,31(8):31-33.
被引量:2
8
李莉,王岩,赵立江,刘彪.
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10):29-31.
被引量:2
9
李春丽,许新乐,李晓昆,成春春,郑浩峻,侯广胜,杨基础.
生态屏障地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化工,2011,31(10):1-3.
10
夏华刚,葛馨予,吕佳佳.
废品不同回收处理模式的绩效比较与分析[J]
.当代经济,2011,28(24):152-155.
被引量:2
1
李奇勇.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三钢集团产业生态优化对策研究[J]
.环境工程,2014,32(12):124-127.
2
龚晨.
绿色新道[J]
.包装财智,2011(5):26-26.
3
曾江海.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发展[J]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3,4(3):14-16.
4
生态农业与生态卫生及其发展[J]
.中国农村科技,2004(12):57-57.
5
张文艺.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J]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4):40-42.
被引量:21
6
刘佳,薛文,何坚强,王正中,高冈,戎非.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27(3):63-68.
被引量:13
7
中国NGO网站排行榜[J]
.互联网周刊,2010(1):66-67.
8
张文艺,钟梅英,戴波.
活性污泥法人工神经网络建模[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3):229-231.
被引量:10
9
ZHOU Longfang.
A Survey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Predic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2017(1):65-68.
10
康玲,何小聪,熊其玲.
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J]
.水利学报,2010,40(8):908-913.
被引量:17
资源再生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