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多元文化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描写了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小说中母亲和女儿的冲突不仅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更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
作者
李霖
机构地区
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迟明赟.
从语言和文化角度解读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关系冲突的原因[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25-26.
被引量:2
3
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9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梁素芹,荆楚.
寻梦人的心灵世界——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探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56-6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74
1
李鸿雁,蒋冰清.
传承与超越——试论詹姆斯·鲍德温与黑人抗议传统[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2):97-100.
被引量:1
2
周晔.
飞散、杂合与全息翻译--从《喜福会》看飞散文学写作特色及翻译理念[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4):76-81.
被引量:15
3
徐超,肖艳平.
“局外人”——论罗伯特·海顿诗歌中迷失的归属感[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3):113-116.
被引量:1
4
王毅.
论中美文化对小说《喜福会》中“女儿们”的影响和作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1):116-120.
被引量:1
5
迟欣.
从陌生到熟悉:雷克思罗斯研究在中国[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62-66.
6
骆洪.
“双重意识”问题与美国黑人的身份建构[J]
.学术探索,2009(4):109-114.
被引量:6
7
刘玉静,杨雅瓅.
跨文化交际中的绊脚石——民族中心主义——《喜福会》中母女冲突原因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65-66.
被引量:1
8
李燕.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解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78-178.
9
倪云.
《嘉莉妹妹》:世纪之交的美国都市镜像[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101-103.
10
辛洁.
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J]
.知识经济,2010(8):152-152.
同被引文献
20
1
袁霞.
从《喜福会》中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82-85.
被引量:27
2
王凤霞.
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76-79.
被引量:9
3
刘虹.
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3):17-24.
被引量:97
4
李华东,俞东明.
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2):26-30.
被引量:94
5
程爱民,张瑞华.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
.国外文学,2001(3):86-92.
被引量:117
6
赵莉华.
《喜福会》在中国单一的读者接受及其根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103-105.
被引量:2
7
高红梅,佟冰.
《喜福会》中的代际冲突[J]
.学术交流,2008(1):168-170.
被引量:5
8
高合顺.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
.山东社会科学,2009(8):150-153.
被引量:22
9
吴平.
从《喜福会》看两种文化的冲突[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2):83-85.
被引量:4
10
周聪贤.
烦恼与忧伤:《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226-22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周慧梅.
盘山县重视12358举报系统建设 创新价格监管新模式[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44-46.
2
秦伟,周瑞娟.
话轮转换理论下的《喜福会》母女关系解读[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1):9-12.
3
朱明泉.
从《喜福会》母女关系的矛盾比较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
.海外英语,2017(18):177-179.
1
邓少丽.
论多元文化主义在《喜福会》中的再现[J]
.作家,2012(16):55-56.
2
李琳.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喜福会》中“女儿一代”的成长[J]
.青春岁月,2015(7):34-35.
3
冯鲁洁.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文体特征分析[J]
.科教文汇,2010(34):86-87.
被引量:1
4
任雪丽.
在夹缝中苦寻文化身份——解读《喜福会》中华裔“女儿们”的文化认同[J]
.昌吉学院学报,2010(4):6-9.
被引量:4
5
李峥.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J]
.芒种,2012(6):69-70.
6
孙景欣.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女性身份的认识和抗争——解读《喜福会》中的安梅母女三代[J]
.长城,2009(10):130-131.
7
曾真.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神秘的河流》主题的解读[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1):196-197.
8
孙丽娜.
解读《喜福会》中服装及饮食的象征意象[J]
.作家,2008,0(18):88-88.
被引量:2
9
李素萍.
解读《喜福会》中的象征意象[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9):27-28.
被引量:8
10
宋有兴.
聆听自己和别人的声音——记“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J]
.现代物业,2007(08S):6-7.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