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传播新特点看时事编辑的责任
出处
《新闻前哨》
2000年第8期42-43,共2页
Press Outpost
-
1安造计.“假署名”现象及编辑的责任[J].编辑学刊,1997(1):92-93. 被引量:3
-
2赖晓霞.科技编辑的责任和能力[J].科技报刊研究,1997(3):10-12.
-
3孙成林.从《咬文嚼字》的“众矢之的”谈编辑责任[J].中国出版,2001(8):38-39. 被引量:1
-
4史春薇,仲崇民,朱伟.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1):152-153. 被引量:2
-
5劳豆.报纸副刊“三贴近”的思索[J].当代传播,2003(5):16-17.
-
6张智玉.新闻编辑责任浅识[J].新闻世界,2002(12):20-21.
-
7王书华.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J].出版广角,2012(1):42-43. 被引量:4
-
8徐丽芳.论编辑责任的失落与重整[J].科技传播,2009,1(5):17-18. 被引量:2
-
9吴赣英.文责自负与编辑责任的诠释及辩证统一[J].编辑之友,2010(12):31-33. 被引量:10
-
10李金龙.论编辑责任的失落与重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5):130-13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