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24,共3页
Archives Science Study
同被引文献10
-
1加速档案馆工作的恢复与整顿,积极开放历史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曾三同志在全国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档案学通讯,1980(3):2-9. 被引量:2
-
2仲禾.数字的变迁(之三)——档案馆、档案室保存档案资料增长迅速[J].中国档案,2000(4):11-11. 被引量:3
-
3曹喜琛.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创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档案学通讯,2000(4):8-11. 被引量:7
-
4冯绍霆.编研工作的创新和规范化[J].档案学通讯,2000(4):11-15. 被引量:5
-
5张世林.试论强化档案服务意识[J].档案学通讯,2000(4):51-53. 被引量:16
-
6李福君,曾永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档案高等教育的质量[J].档案学通讯,2000(4):66-68. 被引量:2
-
7曹喜琛.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繁荣——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续)[J].档案学通讯,2000(6):15-19. 被引量:6
-
8李文以.咨询服务与网络传输——档案编研信息的重要传递通道[J].档案学通讯,2000(6):19-21. 被引量:5
-
9丁华东.20世纪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三次高潮论略[J].档案学通讯,2001(2):17-19. 被引量:10
-
10陈勇,韦克.“中国黑档”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其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1):11-15.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陈志宏.论人事档案信息的主动服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7):41-42.
-
2陈荣好,阎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13(S1):32-33. 被引量:6
-
3奚亚娟.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J].黑龙江史志,2014(1).
-
4纵梅,陈晓玲.数字档案馆编研工作新探[J].四川档案,2004(5):12-13. 被引量:1
-
5纪慧梅.社会信息化与档案编纂[J].兰台世界(上旬),2007(12X):6-7. 被引量:4
-
6栾凤.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趋势[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112-112. 被引量:2
-
7周向阳.新时期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探讨[J].科技档案,2011(3):15-17. 被引量:1
-
8潘莺,赵兰英.浅析高校档案工作的主动服务[J].兰台世界(中旬),2012(2):43-44. 被引量:1
-
9丛文.探析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8):61-62. 被引量:3
-
10张净.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J].山东档案,2012(5):48-49. 被引量:6
-
1雷乃明.走进档案馆[J].福建档案,2000(4):9-10.
-
2张敏.瑞士档案机构的工作[J].档案学研究,1995(3):87-90.
-
3陈严,江冰.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上旬),2000(10):14-14.
-
4陈琼.日本档案机构概况[J].文献工作研究,1993(5):60-62.
-
5黄坤坊.德国的档案机构[J].档案学通讯,1996(5):76-77. 被引量:1
-
6龙晓英.档案编研要适应新形势[J].兰台世界(上旬),2002(7):27-27.
-
7李公.谈编研类型的划分[J].档案学通讯,1996(3):63-64.
-
8阿昆.档案人员话编研[J].北京档案,2000(10):31-31.
-
9姚湘.走进档案编研[J].道路照明,2002,6(1):47-47.
-
10曹金柱.浅谈科技档案编研工作[J].同煤科技,2011(1):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