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禅宗公案、颂古隐喻系统初探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禅宗公案、颂古的语言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承担正常叙事、说明功能的世俗语与承担引导读者开悟功能的机锋语。由于"第一义"的不可言说性,禅宗僧人往往采用隐喻性语言来示机、应机,谈禅说理。这些语言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与其所具有的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禅宗公案及颂古的关键是参透其隐喻系统。
作者 张昌红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Religious Studies
基金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豫西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745)阶段性科研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宋·释法应集,元·释普会续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疋续藏》,京都:藏经书院,1912年,第65册第558、658、557、598、557、707、647、617,590,608,576、533,608、504、582,572、718、582-583、519页.
  • 2宋·释宗绍编.《无门关》,《大正藏》,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34年,第48册第296页.
  • 3唐·释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第496页.
  • 4唐·释文远记.《赵州和尚语录》,《嘉兴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第24册第363、358页.
  • 5宋·释希陵等编.《雪岩祖钦禅师语录》,《芷续藏》第70册第626页.
  • 6[日]释玄契编.《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第537页.
  • 7宋·释介谌编.《长灵守卓禅师语录》,《疋续藏》第69册第267页.
  • 8宋·释悟明集.《联灯会要》,《走续藏》第79册第167页.
  • 9宋·释重显颂古,释克勤评唱.《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大正藏》第48册第141页.
  • 10宋·释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第781、780、714页.

二级参考文献8

  • 1.《佛学大辞典》[M].,.第200-201页.
  • 2.《五灯会元》[M].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版.第455页.
  • 3这则“公案”是这样的:岩头问僧:“什么处来?”僧云“西京来.”头云:“黄巢过后,还收得剑么?”僧云:“收得.”岩头引颈近前云:“(囗力)!”僧云:“师头落也.”岩头呵呵大笑.僧后到雪峰,峰问:“什么处来.”僧云:“岩头来.”峰云:“有何言句?”僧举前话,雪峰打三十棒赶出.参见[1](P292).
  • 4比如大学里的佛学教授,他们都知道世间皆苦、一切皆空的道理(他们或许还是世上最懂这一道理的人,因为他们对此有研究),但是他们中谁也没有做到“一切放下”,至少他们都还在世俗的学术和教学工作上孜孜营求.
  • 5如果解释的对象一定都要象解释的方法一样必须是理性的,若是非理性的,就无法解释,那么自然科学就无法进行研究,因为作为自然科学之研究和解释对象的自然界所发生的现象——如火山爆山、原子活动等——大都是非理性的.
  • 6“挆根”,据正果法师的解释,是“挆耳朵,动摇、揣度”之意,其中“根”特指佛教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耳根”.参见[2](P112).
  • 7葆真禅师认为,学佛习禅须具三要:一信,二志,三疑,苟缺其一,“如折足之鼎,终成废器”.其中信是信佛,志是立志成佛,疑则是参禅实践即“参公案”的具体方法——对“公案”起“疑心”.
  • 8此“公案”为: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参见[1](P447).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