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小说与戏曲的比较视角看冯梦龙的“情教”思想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冯梦龙的"情教"思想不同于以血缘亲情为理论基点的理学礼教,其逻辑起点是"男女之真情",具有"发名教之伪药"的思想解放意义。这一思想根植于明代中后期特有的人文思潮与市民语境,主要体现在冯梦龙的小说及民歌时调的编创与评点中,在他的戏曲领域及其后期著述中是缺失的。这种现象体现了冯梦龙的小说观念主要以通俗娱乐为主,叙事多以市民话语体系为依托。其戏曲主张则以伦理教化为重,无论是他的戏曲创作还是改编均重在文人话语体系的建构。另外,这也表明"情教"乃当时市民理想与世俗观念的反映,并不能真正代表冯梦龙的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
作者 储著炎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方胜.论冯梦龙的“情教”观[J].文学遗产,1985(4):113-121. 被引量:9
  • 2张志合.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及其渊源[J].许昌学院学报,1988,0(4):44-49. 被引量:2
  • 3傅承洲.“情教”新解[J].明清小说研究,2003(1):40-43. 被引量:8
  • 4冯梦龙.冯梦龙全集:第7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385.
  • 5邵雍.伊川击壤集序[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75.
  • 6冯梦龙.叙山歌[M]//冯梦龙.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刘瑞明,注解.北京:中华书局,2005:317.
  • 7颜元.四存编:存人编[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134.
  • 8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39.
  • 9李贽.初谭集·夫妇篇总论[M]//李贽文集:第5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 10郑元勋.鸳鸯棒题词[M]//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二级参考文献15

  • 1[6]沈自晋.南词新谱[M].北京:中国书店,1985.
  • 2冯梦龙.冯梦龙全集:第12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674.
  • 3郑振铎.《明清二代的平话集》[A].已被收入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册[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1页.
  • 4王清原等.《小说书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 5傅承洲.《情史辑评者考辨》.《明代文人与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第37页.
  • 6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 7黄文嗡.曲海总目提要:上册[M].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92.
  • 8冯梦龙.冯梦龙全集:第1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 9冯梦龙.冯梦龙全集:第3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663.
  • 10冯梦龙.冯梦龙全集:第7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385.

共引文献8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