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开放潮》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Greattide
同被引文献26
-
1周炜,刘向东.社会信用体系——分层结构及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中国软科学,2004(6):154-158. 被引量:11
-
2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求是,2005(1):3-9. 被引量:173
-
3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J].读书,2001(6):99-100. 被引量:101
-
4赵建英.浅论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J].经济问题,2005(3):30-32. 被引量:8
-
5宋健.基于AHP和因子分析的地区信用环境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111-119. 被引量:37
-
6[4]http://www.huaxia.com/zt/sw/05-014/2005/00293551.html.
-
7张淳清,曹加.信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8,24(11):61-63. 被引量:25
-
8黄花.试论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的管理[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3):49-52. 被引量:2
-
9叶春涛.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的制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物价,2009(6):57-59. 被引量:3
-
10易传和,林英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信用测度与实证考量[J].统计与决策,2009,25(12):86-88. 被引量:14
-
1我国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J].江苏质量,2001(4):32-33.
-
2赵树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12-15.
-
3许祥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失业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285-288.
-
4鼋诲,黄艳芳.浅析重庆市产业转移形势及建议[J].中国经贸,2013(14):90-90.
-
5董亚红,鲍明龙.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今日科苑,2007(12):9-9.
-
6高凛.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J].经营与管理,1996(2):34-35.
-
7应世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扶持中小企业与其经济调整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1987(5):22-25.
-
8陈晓刚.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32-33.
-
9龚晓菊,王一楠,蒋艳霞.我国区域合作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企业家信息,2013(11):98-100.
-
10孟祥怡.金融危机下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J].今日财富,2009(8):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