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体如何避免舆情事件的“二次伤害”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作者
李宪冰
机构地区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传媒影视学院
出处
《新闻世界》
2014年第5期95-96,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媒体
舆情事件
二次伤害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甲鲁平,李鹏,王爱华.
传统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角色[J]
.新闻爱好者,2011(1):49-50.
被引量:3
2
赵平喜.
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现象分析[J]
.声屏世界,2004(10):39-41.
被引量:8
3
(德)施奈德(Schneider,HansJoachim)主编,许章润等译.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2007年7月21日,http://www. gapp. gov. 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xxm133, jsp? channelld 1392&siteld 21 &infold = 465109.
2
中国网,china.com.cn.2010-07-15.
3
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马修·基兰[英]编,张培伦、郑甲瑜译,《媒体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342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共引文献
9
1
范妍妍.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冒犯与失礼问题——以一系列女性运动员采访为例[J]
.新闻传播,2024(2):33-35.
被引量:1
2
郭丹茹.
杜绝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J]
.新闻爱好者,2010(7):69-69.
被引量:3
3
张蕊,王银芹.
新信息安全观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传媒角色研究[J]
.传媒,2015(2):67-69.
被引量:2
4
姚滕.
如何杜绝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185-186.
被引量:2
5
杨程茜,张妮娜.
浅析新闻报道中媒介失范带来的二次伤害问题[J]
.今传媒,2017,25(12):40-41.
被引量:5
6
马景丽.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采访报道二次伤害的冷思考[J]
.传播力研究,2019,0(9):124-124.
被引量:1
7
许耀增.
论平面媒体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J]
.中国报业,2012,0(04X):182-183.
8
赵杰,卢长春.
浅析自媒体报道中的二次伤害——以二更食堂报道“空姐打车遇害案”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8,39(14):53-54.
被引量:2
9
朱科.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现象[J]
.戏剧之家,2019,0(21):227-22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王朋进.
“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国际新闻界,2010,32(6):123-128.
被引量:89
2
夏丽霞.
浅谈如何规避突发新闻中的“二次伤害”[J]
.新闻世界,2012(8):22-23.
被引量:8
3
杜宇.
从未成年人报道看媒体工作者媒介伦理的缺失及重建[J]
.新闻传播,2013(6):84-85.
被引量:4
4
张丽娜.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未成年人报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李某某案”为例[J]
.东南传播,2014(7):72-74.
被引量:3
5
林铎.
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现象的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85-85.
被引量:3
6
潘忠党,陆晔.
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J]
.国际新闻界,2017,39(10):91-124.
被引量:194
7
不应为00后“贴标签”[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1):128-128.
被引量:1
8
王润军.
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辽宁教育,2015(1X):39-42.
被引量:1
9
王上.
坚守新闻伦理 浸润人文关怀——也谈媒体采访如何避免“二次伤害”[J]
.现代视听,2014,0(6):70-72.
被引量:2
10
胡巧云.
论灾难性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现象[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4):44-4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朱袁琪,唐明亮.
论新闻媒体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与责任[J]
.传播力研究,2018,0(10):25-26.
被引量:1
2
张文丽.
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现象分析[J]
.视听,2017,0(7):128-1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任俊.
灾害性天气报道中“二次伤害”的规避[J]
.青年记者,2019(5):44-45.
2
孟烨.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二次伤害”的产生与规避研究[J]
.环球首映,2019,0(7):135-135.
3
韩林芳.
新闻工作者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知与行[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4):34-36.
4
李双.
灾难报道中的“二次伤害”[J]
.科技传播,2018,10(9):72-73.
1
屈戎.
创新的困惑[J]
.党史文汇,2004(6):47-47.
2
王洪涛.
模式之弊——从标题制作看会议报道如何贴近读者[J]
.青年记者,2003(8):20-20.
3
周玉梅.
浅谈如何发挥企业报副刊的宣传作用[J]
.魅力中国,2008(24):30-31.
4
王永安.
坚持办刊宗旨 拓展办刊特色[J]
.晋图学刊,2000(3):4-6.
被引量:2
5
窦晓竹.
“反弹琵琶”,搞活科技报道[J]
.传媒观察,2011(4):58-59.
6
李一军.
评无新意休轻作[J]
.声屏学刊,2001(1):85-88.
7
李一军.
评无新意休轻作[J]
.中国记者,2001(11):58-59.
8
王娜.
论电视新闻策划与真实性原则[J]
.现代视听,2008,0(1):73-74.
被引量:2
9
周群雅.
现代期刊编辑的意识与素质[J]
.编辑学刊,2008(6):60-63.
被引量:4
10
柏丽萍.
易地采访之异[J]
.新闻世界,2009(4):43-44.
新闻世界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