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述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一直是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业负担不仅指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所花费的时间等外在客观因素,还指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等内心主观感受。而学业负担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多方因素的综合,因此对于学业负担的研究既要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视角研究,也需要关注学业负担的群体差异性,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在感受与差异。
作者 童星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第7期73-75,4,共3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陈纳.学生减负与底线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3):81-83. 被引量:2
  • 2闫江涛.建国以来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政策应对及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1):111-115. 被引量:4
  • 3默顿罗伯特.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30.
  • 4柯武钢,史漫飞席0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5.
  • 5NAGEL THOMAS.Equality and Partiality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2-103.
  • 6HOLLIS MARTIN.Education as a positional good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82,16(2) :235-244.
  • 7罗曼·罗兰.歌德与贝多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56.
  • 8.[N].《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24日.
  • 9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第138页.
  • 10邵斌.科学教育不等于学科教育[N].大众科技 报,2000-12—26(4).

共引文献144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