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政治何以可能
被引量: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概括论述了生态政治产生的背景 ,生态政治的主要内容以及生态政治与政治学、斗争哲学、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阐明了主权国家以往以及现在的政治内涵与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之间的关联 ,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生态政治何以成立的基础 ,给出了生态政治的主要框架。
作者
肖显静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生态政治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保护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1
1
刘京希.
生态政治论[J]
.学习与探索,1995(3):83-88.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40
1
王库.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政治及其优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2-14.
2
刘京希.
再论生态政治[J]
.东岳论丛,1998,19(6):62-65.
被引量:8
3
刘京希.
生态政治新论[J]
.政治学研究,1997(4):76-79.
被引量:24
4
顾玉兰.
政治文明建设路径的生态化选择[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6-8.
5
彭金玉.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J]
.云南社会科学,2005(3):19-23.
被引量:7
6
蔺雪春.
大政治观:生态政治观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J]
.晋阳学刊,2006(2):20-22.
被引量:4
7
蔺雪春,宋效峰,李建勇.
三个概念的逆向延展:和谐社会—生态政治观—生态人[J]
.青海社会科学,2006(2):15-17.
被引量:2
8
张子礼,孙卓华.
试论生态政府的构建[J]
.齐鲁学刊,2006(5):132-135.
被引量:7
9
吴永.
论西安事变对中国政治生态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
.理论导刊,2006(10):65-68.
10
范小华,谢德体,魏朝富.
水、土环境变化下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74-37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75
1
吴海金.
从《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看科尔曼的生态政治观[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7(4):39-41.
被引量:1
2
杨朝飞.
生态环境形势与对策[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1-7.
被引量:2
3
王逸舟.
生态环境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J]
.浙江社会科学,1998(3):13-20.
被引量:31
4
刘京希.
再论生态政治[J]
.东岳论丛,1998,19(6):62-65.
被引量:8
5
刘京希.
生态政治新论[J]
.政治学研究,1997(4):76-79.
被引量:24
6
侯吉侠.
试论生态意识与环境道德[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9(3):52-56.
被引量:11
7
刘在平.
面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政治思维——生态政治学[J]
.天津社会科学,1992(6):90-94.
被引量:17
8
王沪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生态分析[J]
.天津社会科学,1988(3):21-26.
被引量:15
9
叶峻.
社会生态学初论[J]
.天府新论,1987(5):52-56.
被引量:5
10
熊利民.
一门新兴学科——社会生态学[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3):109-11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3
1
王寿春.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发展中的生态政治问题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4):58-61.
被引量:4
2
黄爱宝.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
.探索,2006(1):58-61.
被引量:16
3
黄爱宝.
从生态政治的视角看节约型政府建设[J]
.江苏社会科学,2006(2):104-108.
被引量:14
4
王寿春.
从GDP政治到生态政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3-16.
被引量:5
5
杨立新,郭珉媛,李国花.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发展问题[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22(2):44-46.
6
张劲松.
风险社会的生态政治与经济发展[J]
.社会科学,2008(11):4-10.
被引量:3
7
张劲松.
论长三角生态型区域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
.社会科学,2009(3):11-19.
被引量:9
8
郑伟红.
生态意识浅议[J]
.延边党校学报,2004,19(4):25-27.
被引量:2
9
李仙娥,万冬冬.
国内外生态政治理论研究现状述评[J]
.价值工程,2011,30(18):183-184.
被引量:1
10
徐岩.
党的生态执政论略——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3):52-54.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李建福.
权力三向度辨析——以环境政治为论据[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3(2):140-155.
2
艾丽娟,耿晓丹.
论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整合[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72-75.
3
林春大.
橡胶种植与风险社会的失序——以西盟拉祜族社会为例[J]
.普洱学院学报,2014,30(2):11-16.
被引量:2
4
李刚.
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2):21-27.
被引量:13
5
黄爱宝.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
.探索,2006(1):58-61.
被引量:16
6
傅沂,隋广军.
生态管理的产业生态基础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4):86-91.
被引量:6
7
周定财.
对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理性思考[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50-52.
8
夏雪.
生态型政府:我国政府模式转变的新视角[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6-17.
被引量:8
9
蒋俊明.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政治建设[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6-11.
被引量:2
10
姚东,杨新春.
解读“节约型政府”[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4):31-33.
被引量:1
1
林兵,乌尼儿其其格.
雾霾何以可能治理[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5):51-54.
2
刘禹彤.
垃圾分类“为何不能”与“何以可能”[J]
.学生阅读世界(初中生),2015,0(10):24-24.
3
肖巍.
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2):37-43.
被引量:15
4
汤建龙.
可持续发展反思[J]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36-138.
5
莫晓斌.
市民环境行动生活化刍议[J]
.城市学刊,2016,37(6):10-13.
6
熊翠婷.
“绿色承诺”何以可能[J]
.大观周刊,2011(26):115-115.
7
夏献平.
绿色象征着什么[J]
.环境,1998(3):16-16.
8
姚雪.
射阳县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实践[J]
.污染防治技术,2016,29(5):80-82.
被引量:1
9
董军,杨燕.
罗而斯顿生态伦理思想解析——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何以可能[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5).
10
闻效仪.
安全何以可能——四川达州小河嘴煤矿侧记[J]
.中国工人,2010(6):4-8.
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