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剩余污泥回流初沉池的工艺改造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回流进入初沉池 ,能明显提高初沉池的沉淀效率 ,降低初沉池出水COD和SS的浓度 ,其沉淀污泥含水率为 98% ,体积小 ,对浓缩脱水和降低投药量十分有利。自 1997年 5月对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来 ,效果良好且稳定运行至今。
作者
顾国强
张瀚
程炜基
何文斌
机构地区
上海市南桥污水处理厂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剩余污泥回流
含水率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1
周雹.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的若干特点[J]
.中国给水排水,1993,9(2):20-23.
被引量:3
2
刘亚男,于水利,赵冰洁,郭思远,芮道强.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5):623-625.
被引量:28
3
苑宏英,张华星,陈银广,周琪.
pH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COD、磷及氨氮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6,27(7):1358-1361.
被引量:60
4
杨艳玲,李星,聂学峰,李圭白.
给水处理强化混凝除磷技术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0):939-943.
被引量:7
5
刘洪波,李卓,缪强强,肖苏林,夏四清.
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对比[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6):4-7.
被引量:28
6
霍守亮,席北斗,刘鸿亮,宋永会,何连生.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与回收废水中氮磷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7,26(3):371-376.
被引量:54
7
佟娟,陈银广,顾国维.
鸟粪石除磷工艺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7,26(4):526-530.
被引量:27
8
郑蕾,田禹,孙德智.
pH值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分子结构和表面特征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2007,28(7):1507-1511.
被引量:81
9
张白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0-101.
10
Lowry O H, Rosebrough N J, FarrA L, et ol. Protein measure- 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 [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1, 153(2): 265-275.
引证文献
3
1
程春民,鲁敏.
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建议[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9):25-26.
被引量:2
2
杨和义.
酸碱性调节对混合污泥氮磷释放及回收的影响[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1,42(5):85-89.
被引量:4
3
宋冬,刘珊,何义亮,刘宪武.
城市污水处理厂含铝污泥回流除磷分析[J]
.应用化工,2015,44(12):2301-230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潘丽,苗磊,毕景军,修雁.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J]
.化工科技,2009,17(2):38-41.
被引量:1
2
宋建阳,苑宏英,赵晓芸,杨和义,王海霞.
污泥产酸和氮、磷释放的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2013,32(5):63-68.
被引量:1
3
接伟光,彭轶,彭永臻,张杰.
pH值对剩余污泥中氮、磷溶出及菌群组成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7):22-25.
被引量:10
4
胡星梅,刘绍根,徐锐.
三种污泥水解酸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5,46(1):80-84.
5
许雯佳,成小英.
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处理污染河水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8,39(1):202-211.
被引量:6
6
周丽,魏超,许雯佳,成小英.
不同接种泥的活性炭生物转盘挂膜启动及运行效果比较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2018,37(5):191-195.
7
庄世铭.
速分式污水处理系统施工技术研究[J]
.四川建材,2018,44(12):13-15.
8
李晓丽,成小英,蒋俊,郭赟.
诺氟沙星对生物转盘反应器处理污染河水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8):2483-2491.
被引量:3
9
王刚,李魁晓,许骐,毕若彤,王慰,张新勃,王佳伟.
城镇污水处理厂3种除磷方式耦合除磷效果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11):1457-1461.
被引量:6
10
廖靖莹,胡玉娜,李多坤,何浩林,罗进财,董姗燕.
剩余污泥中磷释放技术研究进展[J]
.人民珠江,2023,44(6):108-115.
1
丁春生,缪佳,王卫文.
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造纸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8):72-74.
被引量:7
2
付文博,张喜冬.
对高密度沉淀池工艺的几点改进[J]
.工程建设,2016,48(2):75-78.
被引量:2
3
陈爱朝,张炯,钱亚芬,范南屏.
剩余污泥回流至初沉池对A/O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2):93-95.
被引量:5
4
丁慧,郑飞,关华滨,陈志强.
寒冷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调节池性能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7):77-80.
被引量:4
5
王建龙,彭永臻,刘莹,高永青,高春娣.
水解酸化/AA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及污泥减量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3):1-5.
被引量:31
6
徐军,沈荣根,周晓燕,王欣,朱鹏利.
绍兴污水厂前期预处理工艺优化[J]
.水处理技术,2010,36(8):127-129.
7
谭晶晶,刘雷,谷尘勇,侯志俊,乔朋.
超声波溶胞作用对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J]
.市政技术,2015,33(5):122-124.
被引量:2
8
滕济林,姜艳,曹效鑫,苗文华,李若征,杜明生,郭雷雷.
粉末活性焦强化A/A/O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中试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5):1249-1255.
被引量:30
9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沈佳璐.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2006,27(4):675-680.
被引量:4
10
王广华,李义勇,胡勇有,林嘉添,梁树焜,沈会山.
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回流SBR系统的隐性生长污泥减量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4,45(1):85-91.
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