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余华,追忆与“文革”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以及著名批评家陈晓明对该作品相隔15年的两次评论为个案,讨论文学如何处理记忆与"文革"的关系,以及围绕"文革"所形成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最早的一部赋予个人记忆以权利,全方位表达关于"文革"的个人记忆的长篇小说;而陈晓明在不同的社会、精神氛围的语境下对余华小说所作的第二次阐释,正表明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根本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为复杂而深刻的个人化进程。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11,共14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Wolfgang Iser, The Act ofReacl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imore : John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 2《物质与记忆》.
  • 3瓦特·阿丹姆森.《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幻灭》,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4Ben Xu, "Contesting Memory for Intellectual Self-Positioning" ,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 11, no.1, p.161, p.163.
  • 5Stephen Owen.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1 -15.
  • 6For a New Novel: Essay on Fiction. New York:Grove Press,1965(《为了一种新小说:关于小说的随笔》),第18页.
  • 7《在细雨中呼喊》,第1~2页.
  • 8Liu Kang,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ends in China.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pp.122 ~ 123.
  • 9陈晓明.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评余华《呼喊与细雨》[J].当代作家评论,1992(4):4-10. 被引量:48
  • 10陈晓明.论《在细雨中呼喊》[J].文艺争鸣,2007(8):117-13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9

  • 1克尔凯郭尔 刘继译.《恐惧与颤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页91.
  • 2《南方日报》,2006年4月6日报载,记者访谈:《谢有顺:<兄弟>根本不值一提》文中余华言说.
  • 3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我没有自己名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88页.
  • 4《在细雨中呼喊》首发[J].收获,1991,.
  • 5《“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1998年10月22日,杭州)[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 6克尔凯郭尔.《日记》,1841年,罗伯特·布雷托尔(Robert Bretall)编.《克尔凯郭尔作品选》(A Kierkegaard Anthology),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4页.
  • 7《遭遇克尔凯郭尔:同时代人眼中的克尔凯郭尔》(Encounters with Kierkegaard,A life as Seen by His Contemporaries),布鲁斯·克尔姆瑟(Bruce Kirmmse)编,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 8《恐惧与颤栗》,第22页,第43页.
  • 9《南方日报》,2006年4月6日报载,记者访谈:《谢有顺:(兄弟)根本不值一提》,谢有顺表示,对余华写出《兄弟》这样的作品“心里很难过”.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