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中医现代化思路探索
被引量:
7
Several Key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ompound Prescrip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药的发展历经了一个由辨病到辨证,由单味药到配伍使用的"进化"阶段.中药复方作为中药配伍应用的一个具体表现,因其疗效确切显著,毒副作用小而发展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然长期以来,在近代科学"还原论"思想方法主导下,使复方的研究始终未能真正进入良性运转轨道,这是科学对科学的误解.
作者
程永现
赵淑敏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河南省黄委会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中医现代化
整方
对药
特异性生物指标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1
薛燕.中药复方霰弹理论(第1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48.
2
肖崇厚.中药化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40.
同被引文献
95
1
罗国安,王义明.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药效相关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999,4(1):11-15.
被引量:50
2
罗国安,王义明.
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999,4(1):16-19.
被引量:65
3
梁青云,董元玉.
浅谈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0):40-41.
被引量:2
4
刘杰,董文玲.
4种中药橡胶膏剂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和水杨酸甲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J]
.中成药,2004,26(10):795-798.
被引量:53
5
林庆平.
对中药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考[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6):52-54.
被引量:2
6
王阶,王永炎,杨戈.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8.
被引量:51
7
余继英,何林,孙世明,王怀芾,曾明辉.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2组分含量[J]
.中国药房,2005,16(1):60-62.
被引量:8
8
刘建勋,任钧国.
中药复方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探讨[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2):8-11.
被引量:30
9
何红波,谭晓超,李斌,李义兵.
生物信息学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生物信息学,2005,3(1):37-41.
被引量:13
10
张伯礼,王永炎.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J]
.中国天然药物,2005,3(5):258-261.
被引量:160
引证文献
7
1
汤小虎.
中药复方的研究及思考[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02-403.
被引量:7
2
邓子华,邓虹珠.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63-564.
被引量:6
3
陈恺,王伯章.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现状[J]
.江西中医药,2007,38(4):68-69.
被引量:4
4
刘振民,胡燕,余鸿生,盛杰.
认识和把握中药现代化进程 加快其发展步伐[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1):97-100.
被引量:2
5
刘海燕,刘莺.
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考[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92-93.
6
莫火弟,容令新,何伟蓉,陈桂萍.
气相色谱法测定活络膏中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15-17.
被引量:4
7
贺祝英,吕海涛,罗洪瑜.
中药复方研究的新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2):58-6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杨海龙,陈高洪,章克昌.
利用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加工中药[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717-1720.
被引量:32
2
汤法银,汪德刚.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概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26-28.
3
李剑,傅雯雯,付文焕,祝禄川,张勇,郑志忠.
芪白合剂对黑素细胞作用的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7):554-556.
被引量:8
4
史红,程丽艳,陶亮.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现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2):156-159.
被引量:16
5
何子双,王贵平,李春玲,孙俊颖,贾爱卿.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27(2):19-21.
6
李铁民,王润田,韩志鹏,杨志强,崔澂,丁军颖.
抑瘤饮影响小鼠S180移植瘤组织中Bcl-2和Bax表达的动态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324-327.
被引量:6
7
洪阁,魏永燕,刘培勋,沈秀.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仙鹤复方总黄酮和总萜类的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8,25(4):330-333.
被引量:5
8
李铁民,王润田,韩志鹏,杨志强,崔,丁军颖,邓郁青,王平,张征峥.
抑瘤饮增加小鼠S180移植瘤巨噬细胞浸润及TNF-α和iNOS表达[J]
.免疫学杂志,2008,24(5):559-562.
被引量:5
9
王国秀,蔺威鸣,赵瑞芳,林娜,王舒然.
6种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作用的比较研究[J]
.卫生研究,2008,37(5):577-580.
被引量:26
10
陶玲,柏帅,沈祥春.
小建中汤组方配伍效应规律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92-94.
被引量:7
1
周保国.
疑难病临床辨治思路探索[J]
.陕西中医,1997,18(9):408-409.
2
张友,王文春.
中药配伍应用的研究[J]
.中医药学报,1998,26(6):20-22.
3
郑春松,叶蕻芝,刘献祥,罗美容,温雪芬,周常恩.
HPLC法研究川芎-白芍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6):39-43.
被引量:8
4
王斌,张成桂,高鹏飞,郭云胶,巫秀美,吴学东,赵昱.
中药蜂房的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41(2):184-189.
被引量:31
5
倪进军,徐小娟.
基于证候研究的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思路探索[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63-65.
被引量:2
6
马承骏.
养生中的学习和感悟(之二)——快乐、平衡和宁静(上)[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4):5-7.
7
贺希格巴特尔,呼格吉乐图.
蒙药浴治疗关节炎的思路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7):227-227.
被引量:1
8
黄严春,张建军,黄加权.
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索[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2):113-115.
被引量:8
9
宋坪,吴志奎,邹忆怀,王永炎.
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及开玄解毒新思路探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90-91.
被引量:27
10
周洁,朱华,周峰.
一测多评法及其在中药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58-61.
被引量:11
中国医药学报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