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名医手记 李维华篇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八十年代初,我们遇到一例极为罕见,而临床、病理表现又十分奇特的病例,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是个谜,难以解释清楚。但在对本例的诊断和治疗上,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吸取。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51岁。1982年6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无痰,并进行性加重,于7月25日开始发热,37°~38℃。28日拍胸片见双肺下叶均有云雾状阴影。经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渐升达39°~40℃,症状及肺部阴影加重。先后请院内外专家多次会诊,并进行各种检查,仍未确诊。   9月21日行肺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涂片检查。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是纤维结缔组织轻度慢性炎症,未见肿瘤组织。细胞学检查见涂片上有多量增生的上皮细胞,单个或成团分布,胞浆丰富,红染,核大稍深染,呈圆形、卵圆形,具有一定的异型性,故认为是癌细胞。细胞学诊断是涂片查见瘤细胞(腺癌可能性大)。因患者双下肺片状阴影,符合弥漫型肺泡细胞癌的表现,即进行化疗。用激素及MTX、环磷酰胺等治疗23个月,病情明显好转,呼吸困难消失,双肺阴影基本吸收,完全恢复正常,于11月10日出院。   随后3次住院检查及化疗,病人情况一直很好,于1983年春恢复工作,45月全天工作。   但到6月(即去年初次发病的时间)病情复发,咳嗽,双肺大片阴影重现。随后病情进展迅速,用同样治疗效果差。再次肺穿活检,诊断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患者终因进行性呼吸衰竭,经多方救治无效,于7月18日病故。   从上述临床表现及病理所见来看,本病例存在诸多难解之谜:1.患者究竟是不是癌?因癌的诊断在两次肺穿刺组织学并未得到实,只是一次细胞学的诊断;2.如果是癌,为何化疗效果如此之好,而使肺部阴影在短期内完全消失,病人亦恢复正常而上班工作;3.如果是癌,又为何在次年同一时期病情复发,且迅速发展,用同样的化疗而又毫无效果;4.如果不是癌,又是何病?初发时为何对化疗亦十分敏感,肺部病变竟能完全吸收;第二次发病后,又为何同样的化疗对其毫无效果?5.患者第二次发病后,为何病情发展如此迅速(不到1个月)而病故。通过尸检,对这些难解之谜有的有了明确的回答,有的仍难以解释。   尸检证实,本例不是癌,而是一种极罕见的疾病,叫肺泡蛋白沉积症,伴肺间质纤维化。此病自1985年Rosen首次报告以来,国内仅有5例报告。我院自开院以来至今3200余例尸检中,仅见此1例。   本病的病理学特征是:1.双肺的重量增加,各超过1000g;2.镜下见肺泡内弥漫充满粉染的细颗粒状、絮状蛋白性物质,特殊染色PAS阳性,纤维素阴性,即可确诊;3.肺泡上皮明确增生,故在肺穿刺涂片上出现多量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将其与肺部片块状阴影相联系,考虑为癌细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应从这一经验教训中引以为鉴,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因为该病的原因及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故在临床上是一难治之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所在。   值得提出的是,通过尸检明确了对本病的诊断后,再复查第二次肺穿刺活检组织,除见有轻度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变外,尚见有少许粉染的颗粒状蛋白性物质。但当时由于缺乏经验,对此病的病变特点认识不足,未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引发有可能在第二次发病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但不要忘记,肺穿刺活检仍然是诊断此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 李维华
出处 《首都医药》 2001年第4期30-31,共2页 Capit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