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之争——太虚的种子学说及其佛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佛教改革者,太虚一方面要维护佛教之为佛教的宗教本质,自发地为近代佛教徒寻求新的、公共的信仰认同;另一方面又要使佛教能够顺应历史的总方向,从而获得适应时代的生命活力。
作者 沈庭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2,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黄夏年.《太虚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 2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包胜勇,林倩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 3程恭让.在“佛教化”与“中国化”的思想张力之间──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一种理解方式[J].中国哲学史,2000(3):10-17. 被引量:3
  • 4太虚.《新的唯识论》,《法相唯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2,第71页;第73页;第74页;第31-32页.
  • 5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21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183-184页.
  • 6《大正藏》第31册,第464页中.
  • 7王萌,王雷泉(点评).佛教与科学的相遇——太虚佛教科学论的再解读[J].学术月刊,2006,38(5):62-69. 被引量:1
  • 8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366页.
  • 9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23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104页.
  • 10沈庭.《从“非本体”到“心性本体”--唯识学种子说在中国佛学中的转向》,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二级参考文献28

  • 1程恭让.三时学会清净居士的晚年著述与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1998(1):48-55. 被引量:1
  • 2程恭让.在佛意与自意之间──民间唯识复兴思潮中的南欧学[J].哲学研究,1998(2):52-59. 被引量:1
  • 3太虚.《佛乘宗要论》[A]..《太虚大师全书》第1编《佛法总学》[C].,.127-128页.
  • 4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23页.
  • 5涂尔干:《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渠东、汲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6柯林·罗南.《中华科学文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7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341页,(导论),第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 8太虚.《新物理学与唯识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编42册,第600一601、596、599—600页,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 9太虚.《佛学与新思想》.《太虚大师全书》,第13编40册,第47页.
  • 10太虚.《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编42册,第617—618页.

共引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