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文心雕龙·风骨》看刘勰文学思想的经学倾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经学作为一股强大的源脉,对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理论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魏晋六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虽遭动摇,
作者
董业铎
孟新东
机构地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88-289,共2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文心雕龙
经学
中国古代文论
刘勰
风骨
文化发展
文学理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明照.杨明照论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15
1
章益国.
《文史通义》“圆神方智”说发微[J]
.历史教学问题,2006(6):63-66.
被引量:2
2
李杰玲,李寅生.
论魏晋时期玄佛合流对《文心雕龙》的影响——从刘勰的“自然”、“虚静”和“心物”观说起[J]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6):59-61.
3
陈丕武.
刘孝标骈文“文藻秀出”的理论根源及表现[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6):16-18.
4
陈洪娟.
六朝“言意之辨”与文学创作中的言意观[J]
.学术论坛,2009,32(9):150-153.
5
郭敏.
论刘勰比兴观及其理论意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70-73.
被引量:2
6
刘新万.
试论阴阳五行学说对《文心雕龙》文学观的影响[J]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52-56.
7
石天飞.
八体屡迁,功以学成——刘勰论“学”对文学风格之影响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155-158.
8
李冰雁.
《文心雕龙》中“神思”范畴的理论渊源与内涵[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85-88.
9
李建中,陈永辉.
大学讲坛上的《文心雕龙》传播[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45-48.
被引量:1
10
高林清.
钟嵘《诗品》中的楚辞批评[J]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121-128.
同被引文献
30
1
李金坤.
从“文学观点”与“文体选目”看《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J]
.中国文化研究,2004(4):169-174.
被引量:4
2
王焕然.
中庸与刘勰的“唯务折衷”——对《文心雕龙》思想方法的一种考察[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1):4-6.
被引量:2
3
王小盾.
《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为王运熙老师80华诞而作[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5):67-75.
被引量:13
4
张艺声.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解读——《讲疏》的文本结构与治学方法研究之一[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2):33-38.
被引量:1
5
韩湖初.
再论《文心雕龙》的朴素唯物主义性质及其统一性[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4-50.
被引量:2
6
刘文忠.
《文心雕龙》与儒家的渊源关系[J]
.长江学术,2008(4):69-76.
被引量:3
7
张文浩,李平华.
《文心雕龙·知音》篇“妙鉴”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26-129.
被引量:2
8
吴建民.
经学与《文心雕龙》理论系统之建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5):47-50.
被引量:2
9
吴建民.
论经学对《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5):35-37.
被引量:1
10
吕书宝.
论《文心雕龙》对《周易》的文学观照[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43-14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于萍.
浅论汉代经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0(12):47-51.
2
孙晨晨.
《文心雕龙》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展望--基于CNKI核心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0(5):123-132.
1
安蕴贞,安蕴梅.
风骨的文化意蕴[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2):152-154.
2
李卓文.
标领建安诗坛的宗师─—曹操[J]
.高师函授学刊,1995,21(4):5-7.
3
赵斌令.
义山诗“风力”说[J]
.晋中学院学报,1995,18(1):6-10.
4
朱美娟.
诠释“风骨”——解读《文心雕龙·风骨》篇[J]
.时代人物,2008,0(9):164-165.
5
唐龙.
细论《文心雕龙·风骨》篇[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8-10.
6
陈莉,宋占海.
诠释“风骨”——《文心雕龙·风骨》篇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36-38.
被引量:1
7
陈莉.
富有生命活力的“风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研究[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7(4):76-78.
8
张笃元.
刘勰“风骨”说浅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93-194.
被引量:1
9
祁海文.
谈古代文论的作家之“气”[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5):72-74.
10
吴艳.
“关键词”的选择与言说——以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为例[J]
.中国文化研究,2011(4):62-66.
被引量:1
求实
2014年 第A0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