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过去十几年来,我国成功地实施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在未来10到15年时间里,如何开发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生态环境是开发建设赖以存在的基础条件,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西部地处内陆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作者
张建平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0年第33期25-34,共10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治理模式
水土流失
沙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9
1
林略.
西部地区资金短缺原因分析与融通渠道探讨[J]
.经济体制改革,2000(S1):281-283.
被引量:1
2
王小强.再造中国[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3
杨兴先.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
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5
张昆 任勇 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6
罗宏,王金南.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对策.中国环境决策系列研究报告,2000,(1)
7
孙鸿烈,郑度主编.青藏高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308-310
8
王毅等.科学规划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富民增收--中国院学院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建议,1999
9
中科院地学部.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
10
中国科技协会编.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9
引证文献
5
1
刘翠英,王志霞.
日本区域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
.日本问题研究,2000,14(3):16-20.
被引量:2
2
支玲,任恒祺.
试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的构成体系[J]
.云南林业科技,2001(1):29-32.
被引量:6
3
胡鞍钢,王亚华.
西部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2):58-63.
被引量:18
4
阿勇嘎.
加入WTO后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与绿色国际贸易对策[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3):81-84.
被引量:1
5
郑垂勇,朱卫东,张一帆.
东西部水利合作的微观模式——项目合作模式[J]
.水利经济,2004,22(1):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王琳,黄祺,汪政.
西部企业绿色竞争力构建途径研究——基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J]
.生产力研究,2007(24):88-89.
被引量:3
2
郭纯青,王洪涛.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55-157.
被引量:1
3
廖晨彦,王辉,陈武林.
国内外生态公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J]
.科技风,2010(3).
被引量:2
4
黄国勤.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
.古今农业,2002(1):51-56.
5
高中华,段超红.
西部开发与国家生态安全——由沙尘暴引发的深层思考[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5):82-86.
6
陈景辉,成艳彬.
论北方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
.学术交流,2004(11):65-69.
7
曹明明.
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初探[J]
.人文地理,2002,17(4):92-95.
被引量:12
8
李玉潭,陈志恒.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1):91-96.
被引量:7
9
杨铭,张启珍.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86-191.
被引量:5
10
郑霄,董军,窦丽云,张嘉宾,冯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路工程略论[J]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4):93-95.
被引量:12
1
韩和,赖宪明,齐军,王桂艳,张红梅,庄长楠,张海峰.
中度盐碱退耕还草土地建植羊草人工草地技术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0):65-65.
2
王安亭.
新优品种介绍[J]
.农家参谋,2001(9).
3
毛瑢,孟广涛,周跃.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84-185.
被引量:8
4
芦贵君,张瑜,许晓鸿,赵雷,李亚红,冯悦生,王春江,仲崇山.
吉林西部盐碱地现状条件下紫斑牡丹的引种试验[J]
.吉林水利,2016(9):1-3.
被引量:2
5
卢宗凡.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总结与思考[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0-14.
被引量:21
6
李怀省,刘振恒,白娟.
荒漠植物红砂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比较研究[J]
.甘肃科技,2007,23(12):237-238.
被引量:3
7
任杨俊,王答相,赵俊侠.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J]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58-61.
被引量:9
8
李宪明,高治军.
西北干旱风沙地区枸杞快速建园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0,24(4):76-78.
被引量:2
9
刘兴土.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保育策略探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4):282-285.
被引量:10
10
彭珂珊.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93-102.
被引量:15
经济研究参考
2000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