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辅导员开展通识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识教育对培养全面性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工作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全面人才的重任.高校辅导员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将通识教育与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学科特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拓展通识教育的工作模式.
作者
任凯利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1期217-219,共3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通识教育
工作模式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建平.
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12-114.
被引量:19
2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124-133.
被引量:189
3
甘慕仪,徐刚.
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08(30):162-164.
被引量:8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中发[2004]16号文件.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徐辉,季诚钧.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61-65.
被引量:52
2
吴平,陈学敏,曾德军.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30-31.
被引量:19
3
龙大为,何兰英.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评介[J]
.中国高等教育,2006(8):62-63.
被引量:20
4
林春逸.
论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进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06(10):60-62.
被引量:7
5
夏宏奎.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J]
.江苏高教,2007(2):112-114.
被引量:5
6
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7
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8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19.
9
杨华.
美国斯坦福大学德育工作浅析[J]
.中外教育(福建),2001(1):63-65.
被引量:1
10
刘振天,杨雅文.
论“通识”与“通识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4):16-20.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211
1
陈静,雍珍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25-33.
2
亢孟军,杜清运,苏世亮,翁敏.
通识教育背景下GIS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式[J]
.测绘通报,2023(S02):15-18.
3
谭永春.
关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37-39.
被引量:3
4
彭红梅.
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7):85-86.
被引量:5
5
孙先英.
文化素质教育的缺失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119-120.
被引量:3
6
江美芬.
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途径探索[J]
.文教资料,2008(24):152-153.
7
佴仁娣,陆建龙.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比较研究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2.
8
潘晓菁.
关于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
.科教导刊,2014(15).
9
潘晓菁.
我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
.科教导刊,2014(14):24-25.
被引量:1
10
曲海舟.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117-1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杨德广.
市场经济下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必要性[J]
.上海高教研究,1997(2):34-37.
被引量:13
2
乔香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重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C].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2006.
3
刘建平.
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12-114.
被引量:19
4
甘慕仪,徐刚.
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08(30):162-164.
被引量:8
5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124-133.
被引量:189
引证文献
2
1
鲜晓莹.
独立学院辅导员融入通识教育途径探索——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4):147-148.
2
戴冰星.
中医药高校辅导员开展通识教育工作模式初探---分年级开展思政教育第二课堂[J]
.神州,2016,0(5):65-66.
1
马增丽.
试论音乐课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
.商情,2014,0(50):129-129.
2
张颖涛.
创新使用教材 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能力[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8):10-11.
3
吴传政.
高中体育对构建全面性人才的影响[J]
.新课程(教研版),2014,0(6):37-37.
4
于海洋.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12-12.
被引量:8
5
史广江.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33-34.
被引量:1
6
修艳竹.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53-54.
被引量:1
7
刘敏.
浅议大一新生适应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11):315-315.
8
靳远平.
我的班主任素质观[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8):69-70.
9
坚持改革创新 培养全面人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办学特色扫描[J]
.教育现代化,2006(6).
10
康琴.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呼唤强化学校德育[J]
.教师,2013(23):14-15.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