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对“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一点认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少教多学"里的"多"和"少"不只是一个量的反应,更应该有质的内涵,"少教’不是不教,而是精教优教,"少教多学"的"多学"也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多学,更应是爱学,好学,会学。"少教多学"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作者 李龙宝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2期155-155,共1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J.Lave&E.Wenger.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佐伯胖译.东京:产业图书股份公司,1993:45,22-24,22-24,26,24,71,17,81,1,80,27,28-29.
  • 2高垣真弓.教学设计的最前线.京都:北大路书房,2005:3-5.
  • 3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现代教育方法事典.东京:图书文化株式会社,2004:51.
  • 4D.Hodson.新编理科教学论.小川正贤译.东京:东洋馆出版社,2000:147,213-214,216-217,222-223.
  • 5木下百合子.教学沟通与教学言说之研究.东京:风间书房,1996:342-343,342.
  • 6R.D.Tennyson.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1册):理论、研究、模型[M].任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2-253,88.
  • 7教学论研究小组.着眼于学的课程论.东京:劲草书房,2000:48.
  • 8S.Dijkstra.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2册):解决教学设计问题[M].任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9-91.
  • 9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9.

共引文献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