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吴、越同族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越两国的居民是否同族?他们的文化是否同一系统?学术界正在深入探讨。有些同志认为吴、越本不同族,文化也不同,吴文化和越文化不应合称“吴越文化”。我认为,吴、越两国的土著居民本是同族,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一个系统,吴文化和越文化可以合称吴越文化。
作者
王文清
出处
《江海学刊》
1983年第4期74-79,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吴越文化
吴文化
学术界
系统
合称
同一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28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1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94页.
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3
《方言》卷五.
4
.《方言》卷六[M].,..
5
《方言》卷七.
6
《方言》卷二.
7
《方言》卷八.
8
《方言》卷九,页536.
9
戴侗.《六书故》.
10
《越绝书》卷八《外传记地传》.
共引文献
328
1
李荣有,李保江.
史前遗存揭示乐-图-文三位一体艺术史著述范式[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1):195-228.
2
林徐巍,潘曦,丘容千.
滇西北怒族井干式民居建筑营造技艺调查[J]
.中外建筑,2021(2):28-33.
被引量:4
3
王航,杨艳飞.
麻的社会生命:盘州羊场乡布依族物与人共生关系探究[J]
.民族艺林,2021(2):52-63.
被引量:1
4
葛金根.
马家浜文化聚落居址观察[J]
.东方博物,2021(3):60-69.
5
刘炼,段海涛,詹胜鹏,凃杰松,贾丹,占稳,李健.
中国表面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浅析——石器时代表面处理技术[J]
.材料保护,2019,52(12):146-149.
被引量:1
6
王兴成,蔡大伟.
家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299-317.
7
林森,吕斌,冯楠.
东辽河流域青铜时代猎头习俗初探[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157-163.
8
杨君.
包头上窝尔吐壕汉墓出土釉陶樽浮雕内容试析[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1):81-84.
9
王星光,贾兵强.
略论生态环境对先秦水井的影响[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1-39.
被引量:1
10
赵晔.
初论良渚文化木质遗存[J]
.南方文物,2012(4):74-83.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7
1
谷建祥,林留根,王奇志.
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J]
.文物,2000(9):42-54.
被引量:19
2
刘建国,吴大林.
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J]
.文物,1985(12):23-25.
被引量:15
3
张祖方,严飞,周晓陆.
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J]
.考古,1985(11):985-989.
被引量:22
4
刘兴.
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J]
.考古,1985(8):690-693.
被引量:7
5
谷建祥,林留根.
江南大型土墩墓形制之研究[J]
.东南文化,1998(1):21-34.
被引量:11
6
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J]
.考古,1978(3):151-154.
被引量:15
7
殷非滌.
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9(4):59-90.
被引量:33
8
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J]
.考古,1979(2):107-118.
被引量:37
9
宁结.
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J]
.考古,1977(5):292-297.
被引量:23
10
刘兴,吴大林.
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J]
.考古,1976(4):274-27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叶文宪.
论吴墓与吴器——兼论吴文化的兼收并包和多元杂糅性[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93-100.
1
王忠寿.
正在消逝的民族文物[J]
.人大论坛,2011(8):57-57.
2
“中国根”系列文化活动宗旨[J]
.文化产业,2010(4).
3
全信子.
“朝鲜族新娘”在韩国——同族异国的文化冲突[J]
.世界知识,2006(15):54-57.
4
金永洵,陈佳,黄海英.
在韩朝鲜族的同族异国文化适应过程探析[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3):16-20.
5
何绵山.
闽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J]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1):1-5.
被引量:2
6
孙冬雪.
龙越海峡 情牵两岸——记“中华写龙第一人”孟繁水[J]
.两岸关系,2008(2):69-69.
7
董西运.
同族同姓共和谐——中华袁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在项城正式成立[J]
.魅力中国,2008(8):77-77.
8
张富豪.
人和狼[J]
.同学少年,2014(10):48-48.
9
李家运.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
.贵州民族宗教,2006(3):52-53.
10
柿崎京一,李小慧.
日本社会的基础结构——兼及中日文化之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3):69-76.
被引量:3
江海学刊
198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