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看陈寅恪先生的史学观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史学著作之一。陈寅恪先生在这部书里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史料考证的范围之内,而是以考据作为手段,来表述与论证他的唐代政治史的体系。
作者
宁可
出处
《江海学刊》
1960年第10期31-33,F0004,共4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
史学观点
史学著作
史料考证
分类号
K235.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旧唐书》卷182《秦彦传》,第4716页.
2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章《礼仪》附《都城建筑》.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06页.
4
恩格斯.1890年9月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中译本第489页.
5
恩格斯.1894年1月25日致亨·施塔尔肯堡的信,《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中译本第505页.
共引文献
193
1
齐玉琳.
简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
.探索,2002(1):76-78.
2
课题组,王一程.
论保持党的先进性[J]
.政治学研究,2002(4):17-35.
被引量:1
3
童宣军.
关于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关系的再探讨——兼谈创新如何可能?[J]
.现代哲学,2000(3):127-131.
被引量:1
4
杨顺清.
论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理论构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74-82.
被引量:6
5
丁云.
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26-29.
被引量:10
6
王海军.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特点比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47-50.
被引量:8
7
潘德礼.
苏共先进性的丧失与苏联剧变——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对苏联剧变原因再认识[J]
.东欧中亚研究,2001(6):1-8.
被引量:4
8
袁礼华,袁石根.
艰苦奋斗永远是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J]
.求实,2002(2):13-15.
9
汪志强.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影响[J]
.探索,2001(1):19-22.
10
王真.
不尽和谐的奏鸣曲——论抗战时期苏联与中共的意识形态关系[J]
.中共党史研究,2004(4):50-58.
被引量:1
1
王永兴.
学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一些体会[J]
.书品,2003(4):19-24.
2
蔡鸿生.
从“头”学起——重温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J]
.文史知识,2002(1):101-107.
被引量:1
3
涂绪谋.
唐进士“新兴阶级”性对党争的影响存疑——《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学习札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110-116.
4
于语和,张欣.
论陈寅恪的政治史研究——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角度[J]
.贵州社会科学,2013(12):104-108.
5
肖波.
陈寅恪关于安史之乱起因问题的解释[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143-144.
被引量:1
6
刘振华.
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6):36-41.
被引量:5
7
刘亮.
“黄头军”考辨[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5):9-10.
8
王素,邵干才.
玄武门之变真相[J]
.文史知识,1998(3):23-31.
被引量:2
9
周旻.
读《元白诗笺证稿》[J]
.文史知识,2013(6):94-100.
被引量:1
10
李鑫,张文晶.
陈寅恪的中国文化情结与中古史研究[J]
.兰台世界(上旬),2010(11):28-29.
江海学刊
196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