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及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确立了新的视角和坐标。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蕴涵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丰富内涵,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凸显人的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
杜彬武
机构地区
天津外国语大学
出处
《长江论坛》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Yangtze Tribune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8
1
王令娟.
试论“适应超越规律”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55-157.
被引量:2
2
范雪锋.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
.广东科技,2010,19(10):68-69.
被引量:2
3
石岩,马月.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61-161.
被引量:2
4
唐国战.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调查与思考——以河南高校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4):213-215.
被引量:9
5
陈海娟,祁正新.
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价值功能探析[J]
.江苏高教,2010(6):96-97.
被引量:3
6
刘峰.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育人”教育网络[J]
.学理论,2010(32):286-287.
被引量:2
7
任燕.
呼市地区高校“90后”思想状况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5):54-56.
被引量:1
8
纪晨.
浅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33-35.
被引量:22
9
何冰.
思想政治课中如何使用例证艺术[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109-110.
10
吴新红.
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J]
.企业导报,2012(6):248-2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张一兵.
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批判[J]
.社会科学研究,1999(2):66-73.
被引量:12
2
邓晓芒.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J]
.江海学刊,1996(3):87-94.
被引量:27
3
张耀灿,曹清燕.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6):169-171.
被引量:55
4
段文灵.
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
.学习与探索,2007(6):42-46.
被引量:23
5
张艳涛.
马克思人学现象学方法探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4):62-66.
被引量:3
6
刘芳.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2011(13):11-16.
被引量:7
7
夏锋.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生意蕴探析[J]
.求实,2013(5):79-82.
被引量:3
8
金林南.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论:现状、问题与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4(5):28-33.
被引量:14
9
陈曙光.
存在论的断裂与马克思的重建——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下)[J]
.探索,2014(4):161-167.
被引量:5
10
陈永志,高杨帆,钱作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比较研究——兼评人学范式的转换[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643-64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张威.
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与重建[J]
.高教学刊,2020(33):161-164.
1
朱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征[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6-49.
2
李凤珠.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2):23-23.
3
徐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理论与改革,2009(2):90-91.
被引量:3
4
耿步健.
马克思、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当代启示[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8):1-5.
被引量:3
5
杨亮.
世情、国情、学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J]
.科学时代,2013(22).
6
周琪,郑永廷.
在历史之维中追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和价值——《难忘的历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思考》评介[J]
.思想教育研究,2009(6):94-95.
7
董晓飞.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探微[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3):9-13.
8
董晓飞.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探微[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10(3):2-5.
9
李姝姝.
“以人为本”是关注人的个体价值的现代际遇[J]
.传承,2008(18):28-29.
被引量:2
10
李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44-48.
被引量:2
长江论坛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