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命若琴弦》的文本层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理论逐渐成为鉴别文本审美价值的重要理论。《命若琴弦》用内指性的语言为全文铺垫了一定的情感基调,而这语言背后所具有的心理蕴含性更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功能,异于常态的抗拒性语言又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文中塑造的老瞎子形象在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同时,也完成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背后还塑造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作品背后的文学的意蕴正是史铁生关于生命的阐释,其中也蕴涵着宗教思想的影响。
作者
唐萌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6期72-73,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文本层次
文学语言
文学形象
文学意蕴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林舟.爱的冥思与梦想[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3
刘再复.文学的反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
张建波.
论史铁生创作的文学母题[J]
.齐鲁学刊,2011(4):149-152.
被引量:4
5
王文胜.
论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与心理疗伤[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6-160.
被引量:4
6
范丽.
无尽的超越——评史铁生《命若琴弦》[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102-102.
被引量:4
7
徐源.
诗性的追问——论史铁生创作对生命意义的四重构建[J]
.理论与创作,2005(3):79-83.
被引量:4
8
胡山林.
对人本困境的思考──史铁生创作的中心主题[J]
.当代作家评论,1999(4):101-10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宋文坛,陈芳芳.
苦难的追问与终极的追寻[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16-19.
被引量:2
2
董灵超.
在宿命和期冀交扰中的彻悟——浅谈史铁生作品的精神情结[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3):31-35.
被引量:2
3
孙良好,张佳佳.
在命运的思索中寻找存在的意义[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73-77.
被引量:2
4
张学昕,于倩.
超越宿命的表达——关于小说《命若琴弦》和电影《边走边唱》[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2):58-60.
被引量:3
5
史铁生.合欢树[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6
史铁生.宿命的写作[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7
史铁生.对话练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8
维克多·E·弗兰克尔.人生的真谛[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9
史铁生.好运设计[A].史铁生作品精选[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0
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共引文献
52
1
罗云.
史铁生小说中的死亡困境研究[J]
.华中学术,2020(4):105-112.
2
罗运魁.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活动的当代境遇[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9-13.
3
梁婉君.
史铁生精神世界探析——从《命若琴弦》看史铁生精神世界的经与纬[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33-134.
4
王泉,黄湘.
简论史铁生小说中的苦难母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2(4):36-38.
5
李小华.
千面娇娃,女性颂歌——从情节结构分析《李娃传》中李娃形象[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22-27.
被引量:3
6
荣吉,杨蕾.
生命的悲怆与诗意——论《命若琴弦》的人生哲理[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95-97.
被引量:1
7
尹俊燕.
浅析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J]
.西藏研究,2008(3):71-76.
8
刘海燕.
论《沉沦》的“病态叙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44-46.
被引量:2
9
杜正华.
困境与超越——论史铁生的生命哲学[J]
.电影文学,2009(5):107-108.
被引量:1
10
崔士岚.
《西京杂记》反映的文学观[J]
.理论界,2010(8):135-137.
1
张建萍.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人本”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08-110.
2
孟建锋,陈雪虎.
审美层次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2):70-72.
被引量:1
3
王芹.
提高课堂文学意蕴,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涵[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6,0(11):23-23.
4
荣艳玲.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意蕴的有效途径[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11):31-32.
被引量:4
5
唐冬霞.
提升课堂文学意蕴 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涵[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7):99-99.
被引量:1
6
张文华.
提升文学意蕴丰富语文教学内涵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6):83-83.
7
邹雯.
从“知人论世”到“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方法的反思和建议[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10-113.
被引量:6
8
沈丹虹.
读史铁生《命若琴弦》[J]
.语文月刊,2003(12):30-30.
9
朱秀童.
中职语文基于“提升文学素养”的有效实践[J]
.学子(理论版),2016,0(7):53-53.
10
刘官琴.
提升课堂文学意蕴 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6,0(5):56-56.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