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情感体验、道德期待与陌生世界——试析道德焦虑的心理机制及其负面效应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诸多道德争议事件及其引发的焦虑情绪,源于生活世界变迁中道德行为情境的变化;植根于血缘乡土社会的情感记忆与道德期待,面临陌生世界与商业社会的行为情境,产生了系列的道德与情感落差,导致了道德焦虑体验的形成,引发了负面评价与消极暗示。深入分析道德焦虑心理的形成机制,对人们理性地看待道德争议事件,预防相关情绪与心理机制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 郁乐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5期1-5,15,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 2陈志武.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1):1-17. 被引量:27
  • 3.论语·阳货[M].,..
  • 4汪新建,吕小康.名实分离的传统秩序观: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基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9-33. 被引量:8
  • 5康德.判断力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2.
  • 6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369.
  • 7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75.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2:17.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
  • 10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M].吴坚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二级参考文献55

  • 1陈家琪.关于“潜规则”的普适性[J].粤海风,2009(5):27-29. 被引量:1
  • 2邓晓芒.“潜规则”是什么?[J].南风窗,2010(1):100-100. 被引量:1
  • 3胡亮,罗昌瀚.“潜规则”演进的博弈论解释[J].当代财经,2005(6):10-14. 被引量:18
  • 4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何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8页.
  • 5杜赞奇,200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6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67页.
  • 7邹川雄.《和谐型思维与张力型思维:(老子)与(圣经)思维方式之比较》,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台北: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本土心理学研究室,1997年.
  • 8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彭凯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 9朱熹.《朱文公文集》卷36,四部丛刊初编缩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579页.
  • 10林安梧.《“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背景理解: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展开》,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台北: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本土心理学研究室,1997年,第148页.

共引文献224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