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新动向
被引量:5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Glob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9
-
1孙金蓉.日本残疾人体育活动动向初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36-37. 被引量:11
-
2李建军.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42-46. 被引量:17
-
3陈琳.日本的群众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1997,33(8):22-24. 被引量:4
-
4王正伦.以人为本:澳大利亚中小学的“健康与体育课程纲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12-17. 被引量:6
-
5崔颖波,赵广辉.东京奥运会后的日本体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兼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方针[J].体育与科学,2004,25(4):28-31. 被引量:28
-
6李明.从日本健康体育社会团体谈强化我国体育社团的群体职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88-90. 被引量:5
-
7潘绍伟,季浏,谭华,耿培新,腾子敬,胡增荦,许世岩.我国体育课程为什么要进行重大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02,21(4):8-9. 被引量:75
-
8韩丹.《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摘要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5,12(1):142-144. 被引量:8
-
9聂啸虎.“二战”后日本体育复兴的历史考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42-44. 被引量:7
-
10陈秀武.论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J].日本学论坛,2004(4):25-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5
-
1周传志.当代日本体育发展的得与失[J].体育文化导刊,2007(6):81-83. 被引量:8
-
2吴泽萍.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2(4):100-103. 被引量:11
-
3余之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加强勤劳意识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23(6):90-91.
-
4赵昌毅,杨昆普.论体育课程教学与勤劳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8):356-357.
-
5郭苏芝,余之意.体育课改必须重视快乐与勤劳体验的同步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6):59-6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曹瑞化.中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61-162.
-
2程丽芬,程啸斌.青少年学生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31-32.
-
3陆作生.日本《体育振兴基本计划》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06-109. 被引量:20
-
4刘雪松,刘蕊,袁春梅.东京奥运会前后日本群众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21-24. 被引量:3
-
5杜光宁,卢志成,程士钧.后北京奥运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策略分析——东京奥运会后日本大众体育发展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41-44. 被引量:3
-
6姚含凤.对我校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18-19. 被引量:1
-
7俞东平.初中校级运动会趣味性项目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4):134-136. 被引量:2
-
8汪博.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中国学校体育角色的重新审视和定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179-181. 被引量:4
-
9郭强.民间体育游戏在中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师博览(下旬刊),2015,5(4):4-7. 被引量:5
-
10张波.我国学校体育新发展方式的逻辑建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S1):114-117.
-
1李金艳.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23-24.
-
2邓韵卿.澳门教师专业发展新动向评析——基于《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的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4,32(3):62-67. 被引量:1
-
3张海燕.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7):93-93.
-
4詹洁.小议中学实验教师的修养[J].青海教育,1996(6):18-18.
-
5《体育教学》杂志关于举办“2013年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的通知(第二次)[J].体育教学,2013,33(6):80-80.
-
6尹贞姬.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6):21-23. 被引量:1
-
7马德益.网络化:高校国际合作发展新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4):91-96. 被引量:3
-
8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4(6):26-28. 被引量:27
-
9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4(7):29-30. 被引量:27
-
10胡朗.论大学生国际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7):226-229.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