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事象”到“情境”: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目标生成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并表现出较为连续的发展脉络。整体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1910s-1940s:与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女性民俗研究;二、1940s-1970s:阶级分析法与民间文艺作品的搜集与研究;三、1980s-1990s:主体客体化的女性民俗研究;四、2000年至今:"情境化"的女性民俗研究。经此四个时期,女性民俗研究的关注点从对女性民俗事象的关注转向对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日常生活实践过程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国女性民俗研究开始以局内人的视角切入对女性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关切。而这恰恰是当下的女性民俗研究存在的合理性之依据所在。
作者 王均霞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45-57,共13页 Folklore Studi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女性民俗学的‘情境化’研究实践--以鲁东南地区乡村女性交往习俗为中心"(项目编号:13YJC850019)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3

  • 1梁鉴波.《从东莞歌谣中所见的妇女观》,《民俗》周刊,1937年第1卷第2期.
  • 2白寿彝.《妇女的歌》,叶春生.《典藏民俗学丛书》(中),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4年.
  • 3心齐.《霸县妇女风俗职业谈》,《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期.
  • 4道始.《闽南妇女在民歌中的地位》,《歌谣》周刊,1933年第40号.
  • 5杨向奎.《歌谣中的姑嫂》,《歌谣》周刊,1936年第2卷第6期.
  • 6金生.《粤桂“白梳女”和“不落家”》,《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8号.
  • 7易文.《女性美变迁考》,《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5号.
  • 8项楚人.《野蛮时代的装饰及其流传》,《妇女杂志》1915年第12卷第5号.
  • 9吴玉章.《中国妇女在五四运动中走上了自己解放的道路》,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选编1937-1949》,1982年,第90页.
  • 10邓颖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妇女运动》,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选编1937-1949》,1982年,第62页.

二级参考文献141

共引文献159

同被引文献98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