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管窥音乐的“深度”——读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札记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何有些音乐得以隽永流芳?为何有些音乐常为过眼云烟?众多音乐作品因何产生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的区别?人们通常想到的答案是关乎于“深度”,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默认了,音乐可以深刻。“深度”不代表伟大,却在一般评论性的语境中成为美与伟大的代名词,当音乐作品被贴上“有深度”的标签时,就已然被作为伯乐们赋予了厚重的意义。“深度”让音乐在时间的冲刷与实践检验的过程里磨砺出金子般的光泽,并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等待着前赴后继的淘金者们的诠释。
作者 叶长春 殷珺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4,共3页 People’s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35、383页.
  • 2阿图尔·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3[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 4[美]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 5[英]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王德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6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第十章《音乐的深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