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虚假报案的心理动机及对策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保护无辜被牵扯的被告方,将法律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案件,识别假案并对虚报假案者予以责任追究十分必要。为此,可在询问阶段使用第二意见人方法、米兰达规则和正确的询问技巧,在侦查阶段使用物证旁证、逐项分析、逻辑推理和特征指标方法,在证伪阶段则使用追究责任或教育、尽可能降低社会危害、保护被牵扯的无辜人员等方法,更好地识别虚假报案。
作者
马倚悦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关键词
刑事侦查
虚假报案
犯罪心理
犯罪动机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跃兵.
谎报案件探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2,15(4):52-54.
被引量:1
2
刘小平.
论假案的识别[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1994,16(4):60-63.
被引量:3
3
Leonard,D.Character and Motive in Evidence Law[J].Loy- ola of Los Angeles Law Review, 2001.
4
李艳芬,许浩,陈虹伟.
为逃避债务虚假诉讼愈演愈烈 浙江一夫妇疯狂伪造23起假案[J]
.法制与经济,2008,17(23):34-35.
被引量:1
5
布伦特·E·特伦.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M].李玫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2
1
刘文化.
刑事诉讼文明视角下刑事冤错案件的纠防[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4):36-39.
2
孙璐璐.
刑事假案现场的特点与分析识别[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3):32-36.
1
孙保卫.
醉酒驾驶犯罪的故意与过失行为法律分析[J]
.知识经济,2014(14):37-37.
2
周庆平,袁秀岩.
淡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获取[J]
.河北法学,1989,7(1):40-42.
3
雷青青.
初探律师询问证人的技巧[J]
.商,2013(12Z):209-209.
4
鲍维松.
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的探索[J]
.理论学刊,1991(4):89-92.
5
梁贵明,路仲仁,申太强(图).
涉法问题:官兵该如何应对[J]
.政工导刊,2012(10):22-23.
6
徐影.
我的道歉[J]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1(1):51-51.
7
程富君,周克.
复制件的证据效力如何认定[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149-150.
8
任忠秀.
高薪养不出师德[J]
.成才之路,2010(33).
9
马德.
谈谈证人的心理动机[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1):102-105.
10
薛冠瑶.
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因分析[J]
.冶金企业文化,2007(1):26-27.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