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水分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模式水分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侧播技术能有效增加地温,显著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效益好,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宜在华池县及同类地区示范推广。
作者
张彩霞
谯显明
机构地区
甘肃省华池县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20-21,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旱地大豆
覆膜方式
水分效应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王柏.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水分效应试验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2
宋春联,周立奎.
覆膜大豆膜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3):62-63.
被引量:8
3
郭志利.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0,46(1):19-21.
被引量:9
4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李兴茂,倪胜利,杨如萍.
黄土塬区旱作大豆覆膜保水技术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2011(6):95-98.
被引量:8
5
彭伟,王伟东,周霁霄,王金富,曲艳清,徐晓东.
大豆覆膜栽培试验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2004,20(2):44-45.
被引量:3
6
王迪轩.大豆优质高产问答[M].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郎景波,陈士钧,姜腾飞.
黑龙江省旱田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综述[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30(4):29-30.
被引量:2
2
姚撑民,周敏,董柏林.
陕西农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J]
.农业环境保护,1994,13(4):173-176.
被引量:6
3
郭志利,孙常青,梁楠.
旱地春大豆地膜覆盖增产节水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2005(5):21-23.
被引量:7
4
李志军,赵爱萍,丁晖兵,李科,简毓峰.
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2-17.
被引量:38
5
胡兵辉,廖允成,贺金红,程天矫,于稀水.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57-160.
被引量:4
6
中国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41-65.
7
王吉庆,宋尚有,秦富华.陇东高原半湿润偏旱区农业综合发展趼究.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3-189.
8
周宏伟.膜上灌水技术[DB/OL].http://www.chinawater.com.cn.2003-03-06.
9
关岩.节水灌溉农业综合技术[DB/OL].http://www.chinawater.com.cn .2003-03-25.
10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24
1
吴凌波,高聚林,木兰,任有志.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表层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18-20.
被引量:35
2
徐高云,王殿君,赵国发.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示范总结[J]
.大豆通报,2005(3):17-18.
被引量:3
3
朱伟峰,刘庆华,马永胜.
喷灌条件下垄间覆膜对大豆生物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5-7.
4
顾红.
现代化节水技术在农五师的应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9):690-691.
5
孙继颖,高聚林,王志刚,吕小红,李占清,王艳菊.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8,27(2):251-254.
被引量:36
6
杨智超,王晓燕,张齐凤,胡国华,王继安.
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及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J]
.大豆科技,2008(5):21-23.
被引量:7
7
王海泉,栾晓燕,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来永才,陈怡,何云霞,李柱刚,杜维广.
覆膜栽培大豆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09,28(2):337-340.
被引量:10
8
张冬青,刘乃福.
一种实用的抗旱保墒增产技术——大豆行间覆膜[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3):92-93.
9
刘玉洁,李援农,潘韬,翟禄兴,杜子龙.
不同灌溉制度对覆膜春玉米的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6):67-72.
被引量:31
10
李强,林萍,贾东海,顾元国,陈跃华.
不同熟期覆膜春大豆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J]
.杂粮作物,2010,30(1):36-4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3
1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27-31.
被引量:20
2
付国占,李潮海,王俊忠,王振林,曹鸿鸣,焦念元,陈明灿.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52-56.
被引量:134
3
方日尧,同延安,赵二龙,梁东丽.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54-57.
被引量:37
4
任红玉,崔振才,沈能展,白雅梅,蔡大鑫.
大豆干物质积累与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3):41-44.
被引量:16
5
韩宾,李增嘉,王芸,宁堂原,郑延海,史忠强.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48-53.
被引量:133
6
张雄.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的干旱适应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111-115.
被引量:12
7
李素娟,李琳,陈阜,张海林.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115-120.
被引量:33
8
工伯仁,徐明岗,黄佳良,等.红壤旱地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及肥料效益变化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增刊):21-28.
9
Fischer R A, Turner N C. Plant produc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 logy, 1978,29:277-317.
10
Powel S B. Photo 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induced by visible light [ J ].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1984,35:15-44.
引证文献
2
1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4):61-65.
被引量:16
2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9,50(2):59-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唐江华,苏丽丽,李玲,王芳.
播期对北疆鲜食玉米生长发育、果穗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21-25.
被引量:5
2
穆俊祥,曹兴明,刘拴成.
保水剂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9):35-40.
被引量:12
3
郑好,王文亮,管赛赛,宗胜杰,刘忠,王智,陈益安,王勇,程昌新,周汉红,李艳,叶协锋.
起垄方向和保护性耕作对山地烟田土壤肥力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53-57.
被引量:5
4
张运红,姚健,和爱玲,杜君,郑春风,张洁梅.
尿素硝酸铵溶液减量增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1):6-12.
被引量:20
5
刘卫玲,程思贤,周金龙,王川锋,周亚男,王群,赵亚丽,李潮海.
深松(耕)时机与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3):7-13.
被引量:10
6
孙克刚,张琨,杨焕焕,杜君,张运红,和爱玲,郑春风.
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8):1317-1320.
被引量:11
7
刘立文,徐立帅,段永红,周淑琴,秦明星,王帅.
山西农谷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布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1):1882-1886.
被引量:9
8
薛永杰,姚影,赵文生,冯玉涛,李金琴,吕岩,常立兴.
通辽地区玉米机械化深松改土效果分析[J]
.北方农业学报,2017,45(4):6-10.
被引量:4
9
郑春风,任伟,徐福新,车军,杨攀,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孕穗前期叶面喷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11):8-12.
被引量:3
10
邢军,孙敏,高志强,雷妙妙,薛玲珠,任爱霞.
休闲期耕作配施肥料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3):357-361.
被引量:8
1
谯显明,张彩霞.
旱地大豆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4,45(7):71-72.
被引量:8
2
杜懋国,邱振英,张广桂,东跃军.
旱地大豆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大豆通报,1993(5):55-56.
3
刘生学.
旱地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4-105.
被引量:1
4
李清泉.
旱地大豆穴播稀植覆膜栽培技术[J]
.大豆通报,1997(1):18-18.
被引量:3
5
邱振英.
旱地大豆带作少耕抗旱栽培效果[J]
.作物杂志,1995(6):18-18.
6
王闯,强世军,翟富民.
旱地大豆全膜覆盖覆膜模式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S):60-61.
被引量:4
7
何文新.
麦积区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2,28(3):30-31.
被引量:2
8
郑翠凤.
旱地大豆膜侧垄沟种植经验介绍[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4):21-21.
9
周秀峰.
旱地大豆膜侧垄沟种植经验[J]
.山西农业,2003(6):30-30.
10
邱振英.
旱地大豆少耕栽培法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22(5):16-18.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