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3年郎溪县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3年郎溪县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秸秆腐熟剂品种均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采用秸秆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与无秸秆还田和采用秸秆还田而不使用秸秆腐熟剂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籽粒千粒重,提高品质,并且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因此应用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进行腐熟还田值得在郎溪县小麦—水稻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
作者
徐钢海
机构地区
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239-241,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
筛选
安徽郎溪
2013年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段亚冰,陈洋洋,康业斌.
F_1菌株对玉米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4):30-33.
被引量:9
2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3,28(6):214-219.
被引量:19
3
高翔.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30-133.
被引量:43
4
殷丽萍,丁峰,邹忠,周志宏,苏建平,李峰,丁扣琪,殷建华,孙同林.
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159-159.
被引量:15
5
张和兰,仲卫华,洪芳,蔡连贵,仲伟林,韩建华.
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2(2):20-21.
被引量:6
6
李建明,李丽清.
早稻秸秆不同还田用量对产量的影响[J]
.农家之友,2009(16):51-5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张平平,刘宪华.
纤维素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3):48-54.
被引量:22
2
徐昶,龙敏南,邬小兵,徐惠娟,陈重安,张凤章,许良树.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1):107-111.
被引量:63
3
张晓昱,杜甫佑,王宏勋,尹艳丽.
不同木质纤维素基质上白腐菌降解特性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6):4-7.
被引量:24
4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阮慧芳.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93-396.
被引量:103
5
田纪春,张忠义,梁作勤.
高蛋白和低蛋白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差异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1):76-83.
被引量:83
6
陈捷,高洪敏,吴友三.
酚类物质和代谢对瓜果腐霉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2):171-176.
被引量:13
7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谢瑞芝,高世菊.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J]
.作物学报,2006,32(3):463-465.
被引量:162
8
王宏勋,杜甫佑,张晓昱.
白腐菌选择性降解秸秆木质纤维素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97-100.
被引量:42
9
李春霞,陈阜,王俊忠,李友军,付国占,陈明灿.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1):68-70.
被引量:71
10
韩宾,李增嘉,王芸,宁堂原,郑延海,史忠强.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48-53.
被引量:131
共引文献
85
1
周先竹,胡正梅,胡群中,戴志刚,李晶,奚小平.
湖北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考[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530-532.
被引量:7
2
李述华,戴波.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3-313.
被引量:3
3
范可章,陈灵,蔡健,范海燕,刘生杰,李焰焰.
不同秸秆培养基对平菇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126-131.
被引量:20
4
杨蓓,许守明,赵丽芸,苏思.
4种环境污染试剂诱导蚕豆微核现象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93-12794.
被引量:2
5
邹鸿雁,王钟,杨律文,汪芳,王静,林娟.
纤维素分解菌与酵母菌混菌发酵体系对土壤中纤维素物质的降解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2):18-21.
被引量:1
6
聂飞,王宇波.
咸宁市秸秆资源潜力估算及能源化利用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075-5078.
被引量:7
7
张福胜.
浅谈通辽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转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6):124-125.
被引量:6
8
顾克军,张斯梅,许博,张恒敢,杨四军.
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1):32-36.
被引量:39
9
龙则军,胡玉保,王泽松.
秸秆腐熟剂在超级稻广占1128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312-313.
被引量:1
10
王春香,张家琴,金花.
仪征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8):262-263.
被引量:1
1
唐礼彬.
郎溪县水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8):116-116.
被引量:3
2
沈田国.
郎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300-301.
被引量:3
3
郑建华.
郎溪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72-172.
被引量:2
4
罗安云.
郎溪县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212-213.
被引量:2
5
汪浩.
2007年郎溪县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177-178.
被引量:1
6
吴家美.
郎溪县小麦和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及应用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28-229.
7
唐礼彬.
郎溪县土壤特性及评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296-297.
被引量:1
8
李小卫.
科学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8):165-165.
被引量:3
9
李茂盛.
郎溪县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48-49.
被引量:1
10
杨爱琴.
郎溪县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4):27-27.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