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中国化学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The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in 20th Century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彭万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出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3-191,共9页
Chemistry
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98JDY72 0 0 0 1)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化学哲学研究
共振论
自然辩证法
化学法论
热寂说
分类号
O6 [理学—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20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64
1
刘劲生.
一代化学大师——柏采留斯[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9(4):56-67.
被引量:2
2
廖正衡.
方兴未艾的中国化学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8):47-52.
被引量:3
3
柳松.
关于水分子之间吸引和排斥的矛盾[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64(4):8-11.
被引量:1
4
张道民.
现代化学对人类进步的作用与影响[J]
.化学通报,1991(10):51-55.
被引量:4
5
张保成.
人民科学家——叶渚沛[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2(4):66-77.
被引量:2
6
卢嘉锡,蔡元霸.
结构化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问题[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4(1):16-22.
被引量:3
7
马振国,刘元亮.
可控等离子体化工的研究与辩证思维[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3(2):29-33.
被引量:1
8
何法信.
道尔顿与近代科学原子论[J]
.化学通报,1998(7):63-67.
被引量:7
9
边克忠.
侯德榜的物质循环发展思想[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4):5-6.
被引量:4
10
王安琳.
对称方法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11(4):24-2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5
1
王鹏令.
简论时-空的本质和结构[J]
.学术月刊,1983,15(3):48-54.
被引量:1
2
盛根玉.
近代化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7,3(3):23-30.
被引量:3
3
吕家鸿.
修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哲学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1):22-26.
被引量:2
4
周寄中.
科学理论的功能标准——燃素说案例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1):33-40.
被引量:1
5
金吾伦,邢润川.
献身于科学与和平事业的杰出化学家鲍林[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4(4):63-71.
被引量:1
6
李醒民.
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6):30-38.
被引量:15
7
杨频,郭茂林,杨斌盛.
二氯二茂钛与DNA作用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22):2049-2052.
被引量:12
8
田昭武,苏文煅.
电化学基础研究的进展电化学高级研讨班讲座[J]
.电化学,1995,1(4):375-383.
被引量:10
9
郭茂林,杨频,杨斌盛.
金属茂类化合物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J]
.化学通报,1995(3):1-4.
被引量:17
10
马振国.
等离子体工业的崛起与发展[J]
.科技导报,1995,13(2):14-1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01
1
章舜粤.
新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宣传与讨论(1949—1976)[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1,14(2):54-63.
被引量:1
2
赖明东,张增一,雍熙.
萨伽德的解释连贯性理论及其争议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0(2):73-78.
3
张宏志,裴红英.
邢其毅:开拓创新的有机人生[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2):117-126.
被引量:1
4
刘超.
高校、中科院之竞合与新中国科研体制的早期演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1):44-64.
5
邓玉恒,李夏,王少亭,聂峰梅,金琼花,田洋.
普通化学原理绪论课的一点教学体会[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S1):6-11.
被引量:15
6
王宏征.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发展的哲学思考[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4-8.
被引量:1
7
鲍时安,李少雄.
共价键形成中的唯物辩证法[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57-62.
被引量:2
8
郑可利.
21世纪的化学发展[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2):100-103.
9
孙希孟,彭祎亚,张景华.
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绪论课教学策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86-87.
被引量:4
10
魏佳.
试析机能主义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84-85.
同被引文献
11
1
唐有祺 王夔.化学与生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3-204.
2
Juan Quilez. From chemical forces to chemical rates:A historical/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J]. Science & Education,2009 (18):1203- 1251.
3
梁永平.
论中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建构[J]
.化学教育,2007,28(11):10-15.
被引量:24
4
沈丈霞.物理化学核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450.
5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28.
6
印永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17.
7
谢鸿雁.
微粒作用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08,28(1):62-63.
被引量:5
8
王玉春,徐惠.
哲学思想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6):105-107.
被引量:12
9
丁泽辉,方秀苇.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0,31(9):42-42.
被引量:1
10
毕华林,卢巍.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被引量:190
引证文献
2
1
刘艳,翁明清,黄紫洋.
化学哲学世界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与学,2012(11):8-10.
被引量:2
2
张丹,李君华.
浅析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与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15-11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康丽华.
新时代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3(19):101-103.
被引量:1
2
姚继平,刘传银.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及思政教育的合理融入[J]
.广东化工,2019,46(1):198-199.
被引量:38
3
罗孟君.
基于“哲学视角”看化学教育[J]
.广州化工,2015,43(14):232-233.
4
孙小刚,张世免.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哲学思想与应用[J]
.科技风,2018(34):27-28.
5
李雪莹,丹媛媛,陈立庄.
浅析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元素[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225-226.
被引量:2
6
张进,刘利,姚思童.
物理化学MOOC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1,36(3):219-224.
被引量:10
7
梁永锋,杨楠楠,鲁莎莎,胡伟明,龚全明.
“无机化学”课程中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J]
.安徽化工,2022,48(3):172-174.
被引量:1
8
张平,苏小平,苏琼,尹奋平.
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哲学思想[J]
.知识经济,2023(1):166-168.
9
尹昌平,吴楠,刘钧.
“物理化学”课程中融入唯物辩证法原理的教学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8):133-136.
被引量:2
10
尹昌平,吴楠,杨金水,张鉴炜,刘钧.
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高教学刊,2023,9(29):135-138.
被引量:1
1
乔世德.
我国化学哲学的研究概况[J]
.化学通报,1994(10):60-65.
被引量:1
2
张明雯.
前苏联化学哲学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6):15-21.
被引量:2
3
丁泽辉,方秀苇.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0,31(9):42-42.
被引量:1
4
黄彦瑜,何涓.
第8届全国化学哲学暨化学史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
.化学通报,2004,67(3):234-235.
5
廖正衡,周建.
关于化学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英文)[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1):75-79.
6
曾国屏.
论化学哲学基本范畴框架──兼评《化学哲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3(6):20-23.
被引量:2
7
吴蜀江.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哲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2):96-98.
被引量:3
8
罗新湘,文瑞明,丁亮中,龙立平.
含氟大环多胺合成研究述评[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24(6):94-96.
9
严长浩,焦联联,郭春芳,张明,邱关明.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gel bonded with rare earth[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8,26(5):660-663.
被引量:2
10
黄彦瑜,何涓.
第八届全国化学哲学暨化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2):112-112.
被引量:2
化学通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