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熟人社会,是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描绘中国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光阴荏苒,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熟人社会”这一概念还能否为理解当下中国农村社会提供学术注解,继续闪耀其理论光芒,将是一个有待检证的理论命题和研究视域。本期刊发三篇有关熟人社会研究的笔谈文章,以期能重温这一经典概念的学术魅力并以中国农村社会的历时性发展检视、反思和重塑这一概念。陈柏峰从“熟悉”和“亲密”程度的降低、地方性共识的丧失、乡土逻辑的变异三个方面概要展示了当下中国乡村社会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及证据,并在此过程中对熟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建构。王德福从人性的角度对熟人社会中“人”的内涵与意义、自我实现的方式与实践机制进行了深入阐释,为理解中国农民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另一逻辑起点,进而为社会变迁和变迁中人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框架。赵晓峰通过对农民公私观念四重属性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机制的阐述,展现了乡土中国社会里的农民行为逻辑与熟人社会的秩序形成机制,并对村庄里的政治社会生态与政权建设的地方实践形态进行了分析。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