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寒武纪的时限比显生宙长七倍。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控制,年龄也很难确定,对前寒武纪的地质研究造成困难。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工作已在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区开展起来,并建立了北美、欧洲—波罗的地盾、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视极移曲线(Tarling,1983)。中国的华北和扬子地块也建立了中、晚元古代的视极移曲线。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前寒武纪的古地磁研究持怀疑态度。
作者
王官福
出处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1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古地磁
研究
可行性
分类号
P318.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8
1
程国良.
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1):121-123.
被引量:19
2
马醒华,邢历生,杨振宇,徐树金,张景鑫.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1):68-79.
被引量:42
3
张惠民,赵凤清.
试论前寒武纪变质岩古地磁研究的可行性——以闽北地区的研究为例[J]
.地质论评,1994,40(4):312-321.
被引量:7
4
李树勋.
华北陆台北缘基础地质问题与找矿前景[J]
.辽宁地质,1994,11(1):6-11.
被引量:7
5
吴福元,张世红.
深反射地震调查对现代大地构造学的贡献[J]
.世界地质,1994,13(1):117-128.
被引量:8
6
李继亮,王凯怡,王清晨,刘小汉,赵中岩.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J]
.地质科学,1990,25(1):1-11.
被引量:66
7
匿名著者,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年
8
张国伟,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1989年
9
林金录,科学通报,1988年,33期,207页
10
胡受奚,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1988年
引证文献
3
1
王官福,丁士应,陈志宏,任富根,张金起.
华北地台南缘熊耳山地区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J]
.物探与化探,1994,18(2):104-112.
2
王官福,陈志宏,丁士应,任富根.
河南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古地磁研究[J]
.地质学报,1995,69(3):255-266.
被引量:11
3
李三忠.
古元古代构造格架若干研究方法进展[J]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5(1):32-3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邓小华,姚军明,李晶,孙亚莉.
东秦岭寨凹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熊耳期成矿事件[J]
.岩石学报,2009,25(11):2739-2746.
被引量:12
2
Karin Ericsson,丁晓红.
芬兰和瑞典的生物能政策及开发利用[J]
.国土资源情报,2005(7):30-34.
被引量:1
3
杨群周,彭省临.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4):301-308.
被引量:4
4
杨群周,彭省临.
河南省大地构造与金矿分布[J]
.河南地质,1999,17(1):10-15.
被引量:2
5
朱嘉伟,张天义,薛良伟.
豫西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年龄的测定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1999,45(4):418-422.
被引量:57
6
张惠民.
中国前寒武纪岩石的磁性地层学研究[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23(1):22-34.
被引量:2
7
谢桂青,胡瑞忠.
金矿床测年方法的某些进展[J]
.地质地球化学,2001,29(1):57-62.
被引量:9
8
杨群周,彭省临.
成矿流体压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河南熊耳山地穹为例[J]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4):238-242.
被引量:3
9
杨群周,彭省临.
河南省深部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机制研究[J]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1):27-31.
10
李红超,王玉玲,和志军,程广国,吕夏,徐孟罗.
内生金银矿床传统定年方法问题讨论——以豫陕交界地区为例[J]
.矿产勘查,1997(5):13-18.
1
董学斌,王忠民,谭承泽,杨惠心,程立人,周姚秀.
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新结果[J]
.地质论评,1991,37(2):160-164.
被引量:35
2
阎桂林,李永涛,张鸣.
东秦岭淅川地区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科技情报,1992,11(2):75-79.
被引量:1
3
吴汉宁,朱日祥,刘椿,常承法.
秦岭地区丹风群蛇绿岩古地磁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1990,12(1):79-85.
被引量:4
4
王官福.
国外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的进展[J]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9(2):96-97.
5
张鸿飞.
个旧地区人工降雨的气象条件及可行性分析[J]
.个旧科技,1990(1):36-38.
6
宋云英,刘学香.
地区台代替县站作天气预报可行性分析[J]
.气象,1994,20(10):56-57.
7
岳乐平,屈红军,杨永利,葛同明,文思郁.
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1):87-94.
被引量:10
8
王俊达.
第四纪沉积物的古地磁研究[J]
.第四纪研究,1992,12(1):39-44.
被引量:4
9
胡辅民.
通辽地区地下水回灌可行性分析[J]
.内蒙古水利科技,1992(2):13-16.
10
马醒华,邢历生,杨振宇,徐树金,张景鑫.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1):68-79.
被引量:42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