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葛兰西与马克思市民社会之比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市民社会"是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概念,黑格尔、马克思等重要哲学家都对其有着独到的见解。葛兰西的"市民社会"进一步思考其核心内涵,从全新的角度叙述了政治国家被市民社会取代的必要性,他的思想根源于黑格尔与马克思,但又与二者充满了伦理色彩和着重于经济基础的描述相区别。葛兰西在市民社会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只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才能从文化领域与资产阶级相抗衡的必要性。
作者
张敬尧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
出处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Yanbian Party School
关键词
葛兰西
马克思
市民社会
两者比较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17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秀琴.
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论比较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3):49-54.
被引量: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8-30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
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
JORGE LARRAIN.Marxism and Ideolog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65.
5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
葛兰西 徐崇温译.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9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4.
10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2,161-162.
共引文献
6175
1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2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3
王岩.
西方哲学视域中人与上帝的调适——兼论西方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100-106.
被引量:3
4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5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6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7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8
张丽.
全球化阶段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70-273.
9
杨昌宇.
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J]
.北方论丛,2004(5):120-123.
被引量:3
10
肖祥.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反对权力拜物教[J]
.理论探讨,2002(4):55-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卢德友.
市民社会理论:葛兰西对马克思的继承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5):85-85.
被引量:1
2
杨平.
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之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6):85-89.
被引量:12
3
王晓升.
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与国家——重新认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6-121.
被引量:8
4
单提平.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当代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3-108.
被引量:3
5
蒋欢,卢德友.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洞见及其理论限度[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22-27.
被引量:1
6
马寒.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意蕴与当代价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4):38-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思琪.
浅析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意蕴[J]
.长江丛刊,2019,0(27):194-1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斯斯.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意义[J]
.现代营销(下),2022(7):72-74.
被引量:1
1
张敏.
从三个文本的关系透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关系新解[J]
.湖北社会科学,2008(3):5-7.
被引量:3
2
江昀.
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学之关系[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7):187-189.
3
俞燕鸣.
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核心内涵[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95-97.
4
王琳.
浅析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J]
.青年学研究,2003(4):18-20.
5
李洋.
超越现代性异化的两重路向:马克思与阿伦特[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6):156-161.
被引量:1
6
于利中.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J]
.群众,2001(1):38-39.
7
肖浩.
伟大实践的理论源头[J]
.云南社会科学,1998(5):21-26.
被引量:1
8
赵为国.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关共产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67-268.
9
程珂,王永芬.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J]
.船山学刊,2006(4):61-63.
被引量:1
10
李德锐.
毛泽东邓小平调动群众积极性思想互补性阐析[J]
.安康师专学报,2004,16(4):4-6.
被引量:1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