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中学生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地位的再认识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解析的视角检视近年来人们对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主体地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从目标主体和价值主体、有限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几个方面再认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问题。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1
  • 2崔允漷,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30-34. 被引量:40
  • 3付瑛,宋东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师资培训的有效模式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8-110. 被引量:4
  •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
  • 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 6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7.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 8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6页
  • 9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 10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