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5
Some thinking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 rates by the force of market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不久 ,央行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 ,并表示将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 ,这表明我国对利率的管理将由直接管制转向间接调控。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是国际大环境使然 ,也是基于国内宏观条件已经成熟的结果。然而 ,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和银行 ,这将严重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们应尽快将其改造成合格的微观主体 。
作者
李学彦
姜彦福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出处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关键词
利率
利率市场化
国有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钱小安.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和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对策[J]
.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0(5):38-42.
被引量:17
2
谢平.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
.金融研究,2000(1):1-10.
被引量:213
3
汪小亚,卜永祥,徐燕.
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0,35(6):11-18.
被引量:85
4
丛明.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进程和前景[J]
.经济研究参考,2000(40):2-1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徐诺金.
货币乘数:理论与实证[J]
.金融研究,1989(10):14-21.
被引量:2
2
谢平.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金融举措[J]
.山东金融,1996(5):15-15.
被引量:2
3
一默,马明.
我国货币乘数运行规律及预测公式[J]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9):40-44.
被引量:1
4
秦朵.
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J]
.经济研究,1997,32(10):16-25.
被引量:75
5
余永定.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J]
.经济研究,1999,34(7):3-9.
被引量:69
6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课题组.
人民币现金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J]
.金融研究,1999(11):32-38.
被引量:9
7
谢平.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
.金融研究,2000(1):1-10.
被引量:213
共引文献
310
1
张合金,杨充,范旭东.
我国存款负利率的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4):36-40.
被引量:3
2
吴明,王任.
中国居民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32-36.
3
赵平.
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
.社科纵横,2000,15(5):52-53.
被引量:1
4
邢会强.
制止经济过热措施的宏观调控法分析[J]
.法学,2004(7):43-50.
被引量:4
5
刘丹.
我国利率政策的实证与理论分析[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74-76.
6
杨碧云,易行健.
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J]
.新金融,2009(10):17-20.
7
何伟刚,黄桂良,苏基溶.
储蓄存款增长波动加大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含义——基于广东人民币储蓄存款数据的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2012(9):27-37.
被引量:7
8
陆建军,李晶.
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S3):81-83.
被引量:1
9
汪建国,熊波.
从凯恩斯货币经济理论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3(4):72-74.
10
梁环忠.
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管见[J]
.武汉金融,2004(7):59-59.
同被引文献
77
1
刘青松.
波动经济的货币机理及其政策含义[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3):106-108.
被引量:1
2
陈建南.
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机制分析[J]
.金融与经济,2004(6):22-23.
被引量:9
3
张倩.
浅析金融自由化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J]
.商业研究,2004(18):123-125.
被引量:2
4
谢云山.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J]
.国际金融研究,2004(10):51-60.
被引量:25
5
刘俊奇,梁浩.
利率市场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金融研究,2005(7):27-28.
被引量:4
6
萨奇.
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
.国际金融研究,1996(1):40-45.
被引量:77
7
宋方.
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新金融,2006(5):48-51.
被引量:14
8
彭晓春.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J]
.当代经济,2006,23(04X):67-69.
被引量:2
9
钟伟,沈闻一.
银行业净利差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6,22(9):26-32.
被引量:62
10
李美娟.
外资银行进入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88-8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连娟.
中美利率政策有效性的比较分析[J]
.金融与经济,2005(8):57-59.
被引量:5
2
廖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6):28-29.
3
代虎臻.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
.商情,2012(42):47-47.
4
舒洛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J]
.经济师,2014(10):171-173.
被引量:4
5
王云飞.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4(10):32-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尹海英,柳明花.
提高利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途径[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1-14.
2
黄志刚,颜晖,黄叶苨.
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经济走势判据的有效性检验——以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为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11):127-141.
被引量:6
3
夏春秋,邵志勤.
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探讨[J]
.世界经济研究,2011(7):43-48.
被引量:1
4
赵亮.
基于货币主义理论的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J]
.中国经贸,2011(22):105-106.
5
王小林.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初步探讨[J]
.经济师,2015(12):200-201.
6
李茜茜.
如何抓好消费类信用卡业务拓展[J]
.经济师,2016(1):176-177.
7
王贝贝.
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J]
.北方经贸,2018(2):115-116.
8
徐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9(10):203-203.
被引量:1
9
苏滟.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的应对措施[J]
.纳税,2019,0(24):171-171.
被引量:1
10
陈赞宇,张利茹.
中美中央银行货币利率政策效果的比较分析——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商论,2021(22):80-84.
被引量:1
1
邓朝阳,张敬礼.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J]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3):29-30.
2
秦蓁,刘雨.
保险公司上市是股市的利好[J]
.价格月刊,2001(1):40-40.
3
本刊编辑部.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实现经营转型[J]
.中国城市金融,2011(10):1-1.
4
王莎.
外币存贷款利率放开对B股市场产生压力[J]
.金融博览,2000,0(11):30-30.
5
温涛,罗鉴棠.
浅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1(2):59-63.
6
利率市场化将有新举措[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1(12):57-57.
7
房晓莉,江一军.
利率市场化对百姓影响多大[J]
.沿海经贸,2001(7):53-54.
8
阮锋儿.
对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
.经济师,2001(2):114-115.
9
人行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存贷款利率[J]
.河北审计,2002(3):24-24.
10
钟余.
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
.西南金融,2000(11):19-20.
北京商学院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