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经济非农化水平的三个对策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0年第5期41-45,共5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参考文献6
-
1世界银行.1998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
2麦迪森(OECD发展中心),世界经济200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1月版,P17。
-
3刘春浦,日本粮食流通,《中国商报》2000.3.30.8版。
-
4WorldBank,Creatingcitiesthatworkinthenewglobaleconomy,Bulletin,WorldBankPolicyandResearch,October-December;1999。
-
5育文,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光明日报》1998.8.20.8版。
-
6徐金平等,巧立名目变花样,监督卡外“猫腻”多,《经济参考报》2000.4.2.1版。
-
1顾海兵.提升非农化水平的3个对策[J].中国改革,2000(12):28-30. 被引量:1
-
2顾海兵.提升我国经济非农化水平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8):30-32.
-
3蒋凯.就地就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J].广西经济,2007,26(3):42-43. 被引量:1
-
4王玲.湖北省农地非农化水平预测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6(4):55-58. 被引量:1
-
5江淑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制度设计及其对农民参保影响——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9):84-89. 被引量:6
-
6郭振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人物,2008,0(10):56-57. 被引量:4
-
7徐群,顾海兵.提高我国经济非农化水平的对策:农民知识化[J].宏观经济管理,2000(10):38-39.
-
8莫媛.农户非农收入与信贷行为关系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2008,21(4):119-121.
-
9胡振华,陈一新.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及管控效率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瑞安市的调查数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84-93. 被引量:3
-
10侯东民.中国今后耕地减少趋势展望[J].人口与经济,1995(3):38-4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