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1期44-46,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zs
同被引文献18
1 怀谷.世界经济特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6(1):16-20. 被引量:1
2 埃迪·L.黄,魏海生.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问题与前景[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3):61-66. 被引量:3
3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 阿尔温·托夫勒 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 (日)大桥英夫.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未来.马克思主义与未来,以深圳为例[M].,2000,1..
6 Von. Hipel.The Deminant Role of User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gts Innovation Process. Rese arch Policy,No5,1976
7 S.Kline,N.Rosewberg. An Overriew of Innovation.In:R.landon.N. Rosenbery(eds),The Positive Sun Strwtegy.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275~305).
8 库母斯特.经济学与技术进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 彼得·杜拉克著 彭志华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南出版社,2000..
10 鲁兴启.当代经济增长中的企业家精神初探[C].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
1 夏晓军.“温州模式”创新,政府如何作为[J] .浙江经济,2002(1):45-45. 被引量:1
2 周建花.浅析农村经济科学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2013(4):233-233.
3 马昶.模式创新中的宝鸡[J] .科技与企业,2011(4):44-45.
4 黄中丽.关于湛江工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探讨[J] .经济视野,2014(6).
5 易珏.模式创新在路上[J] .中国经济信息,2014(8):31-31.
6 周琳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重大创新[J] .经济问题探索,2000(7):27-30.
7 郭晓鸣,丁延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模式创新[J] .中国经贸导刊,2006(17):22-23. 被引量:5
8 本刊编辑部.老区发展呼唤模式创新[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6):3-3.
9 国资委:解读“混改实质性步伐”内涵[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7,0(5):6-7.
10 彭效军.论西部开发的长期性、创新性[J] .当代财经,2002(7):5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