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12月4-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哲学分析》论坛:耿宁心性现象学学术讨论会”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商务印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瑞士著名现象学家和汉学家耿宁(Iso Kern)先生的著作《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多数与会学者参与了编辑和翻译此论文集的工作,且学术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心学或是西方意识哲学,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是一场中西心学的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对话。一、耿宁与《心的现象》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分析》主编何锡蓉研究员指出:《哲学分析》论坛的举办旨在促进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为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探讨的平台,以期创造更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哲学分析》论坛一般是邀请国内哲学界资深学者来就其研究思想成果进行小范围、高层次的研讨。此次论坛原计划邀请的对象是我国现象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倪梁康教授—与以往不同的是,论坛研讨的主题是倪梁康教授所力荐的瑞士哲学家耿宁先生的心性现象学。论坛人选虽有变更,但主题和国内哲学研究及中西哲学文化交流关系密切。一方面,倪梁康教授与耿宁先生相识多年,深谙后者的哲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倪梁康教授对“心性现象学”曾如此定义:“‘心性现象学’—这个名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它以意识及其本质、心的逻辑、‘心的秩序’或‘心之理’为其研究对象,即是说,在内容上它是事关‘心性’的;其二,它以现象学的结构描述和发生说明为其基本研究方法,这意味着,在方法上它是事关‘现象学’的。”①如果说中国哲学的研究主流为心学,那么心性现象学是一个可以结合中西心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耿宁先生和倪梁康教授为此所做的开启性工作势必将随着中西心学的交流而得到学界的关注。
出处
《哲学分析》
2014年第3期170-175,182,共7页
Philosophic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