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协作学习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针对大班授课产生的"竞争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问题,末吉悌次提出"自发协作学习"和"小集团学习",促进学生建立"协作的人际关系",培养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格和自主判断能力。在开展围绕小集团中"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佐藤学将学习定义为与物的交互"活动",与他人的交互"协作"及与自己的交互"反思"三个层次,揭示了协作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上越教育大学的西川纯教授从事协作学习研究已经近20年,他指出协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很大程度改善“不登校”问题,而且在学生之间的互收、互学、互相支持的环境下,需要特别支援的残疾学生也会茁壮成长。此外,协作学习也是协作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将内在知识外化表达给小组成员,有助于内部知识的整理加工,小组成员的反馈和讨论进一步促进知识结构的修改完善,共享知识建构的过程。
出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13期98-102,共5页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技术实践监控与评价”(课题号11YJC880159)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文化公平观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号12QN04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日本NHK电视台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对应机制研究(课题号12CXW020)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及教育信息化演变机制研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