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西协商民主异同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现代民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国家各自的协商民主在产生与发展过程当中既有着相同的方面,也有着相异的方面。从相同的方面来看,在社会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塑造合格的公民,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获得合法性支持,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相异的方面来看,中西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进程、地位功能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正确认识中西协商民主的异同,对于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树立制度自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 胡高峰
出处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袁峰.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解读[J].晋阳学刊,2013(1):115-121. 被引量:2
  • 2(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3李仁彬,黄国华.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探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资料[DB/OL].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tom.cn/df-pd/18da/.2013-12-28.
  • 5罗豪才.软法与协商民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6[美国]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7俞可平.协商民主: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N].学习时报,2007-04-17.
  • 8周红云.协商政治,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一个文献的回顾[A].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一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 9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J].新视野,2007(5):63-67. 被引量:92

二级参考文献39

  • 1[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 2[英]罗德·黑格,[英]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4.
  •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3.
  •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 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7[日]猪口孝 林猛 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 8.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7,420,419-420.
  •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 10[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3,122

共引文献106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