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淮论坛》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同被引文献12
-
1徐宝媛,胡蛟捋.科学团体与创新文化[J].求实,2003(z1):229-230. 被引量:1
-
2王玉民.院所创新文化的特征与内容体系[J].科学与社会,1999(3):22-25. 被引量:5
-
3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郑刚.创新型文化的构建要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4):426-431. 被引量:26
-
4冯之浚.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1):10-13. 被引量:21
-
5贾蕾.美日企业创新的文化比较[J].中外企业文化,2000(6):35-36. 被引量:1
-
6任书良.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J].经济体制改革,2000(5):93-96. 被引量:13
-
7潘云鹤.大学在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中的使命[J].杭州科技,2001,22(5):12-12. 被引量:9
-
8孙国际.创新文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6):50-52. 被引量:8
-
9郭传杰.创新文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软件系统[J].中外科技信息,2002(11):5-9. 被引量:5
-
10潘正祥.创新性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74-7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方本新,张德广.制度变迁和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J].未来与发展,2006,27(5):45-48. 被引量:3
-
2李俊杰.中部崛起与区域创新文化体系重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37-41. 被引量:4
-
3林慧岳,郭素芳.打碎技术创新的文化桎梏——从文化的角度透视我国的技术创新活动[J].文史博览(理论),2007(10):22-24. 被引量:1
-
4金莉.我国技术创新文化形成过程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3):68-69. 被引量:1
-
5田友谊.文化创新视阈下的创造性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12,28(5):77-82. 被引量:6
-
6郭永辉.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J].商业研究,2013(6):102-107. 被引量:4
-
7邓银银,张忠琦.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的互动关系——基于开放性、协同性视角[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1):3-7. 被引量:1
-
8邓银银,张忠琦.论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的互动机理——基于开放性、协同性视角[J].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5,10(3):115-120.
-
9赵延东,张琦.谁会成为学术不端的“吹哨人”?——举报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1,39(9):1537-1545. 被引量:4
-
10丁茜.网络教学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43-43. 被引量:9
-
1谌爱容.声像工作点滴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5):285-286.
-
2校(院)学者风采[J].湖湘论坛,2011,24(3).
-
3抓住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重大机遇增强县委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J].党的生活(青海),2014(6):10-11.
-
4刘国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文统计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187-188.
-
5思齐.河南省哲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J].中州学刊,2015(12):10-10.
-
6周翔飞.和谐兴皖:共识、共建、共享——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7)学术年会[J].学术界,2008(1).
-
7马建.把学院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6):1-3.
-
8湖北省“人民政协群众工作”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世纪行,2015,0(2):8-10.
-
9贵州学人风采[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8).
-
10吴仲强,吴国全.图书馆改革理论探索——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改革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1989(2):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