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金融业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的协调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垄断行为受到反垄断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的双头监管。由于管理权限、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专业性,以及政策目标侧重点的不同,协调两大机构的关系和执法权限,使两大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力量成为金融业反垄断有效执法的关键。
作者
张海霞
蒲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2,共3页
Credit Reference
关键词
金融业反垄断执法
行业监管
机构
协调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巫文勇.
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与监管责任对称性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4,29(2):103-108.
被引量:5
2
干潇露.
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法规制——以银行集中控制为视角[J]
.金融教育研究,2011,24(5):47-53.
被引量:2
3
吴治民,高宇.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理念变革与政策调整[J]
.财经科学,2010(11):1-8.
被引量:5
4
孙晋,冯艳楠.
产融结合的经济力过度集中及其反垄断规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1):17-30.
被引量:7
5
武逸.
美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征信,2010,28(1):14-17.
被引量:13
6
李小鲁.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
.广西社会科学,2009(10):71-75.
被引量:10
7
彭宇松.
美欧信用评级监管体制改革及启示[J]
.中国金融,2009(14):60-61.
被引量:18
8
戴根有.
正确认识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济南金融,2006(12):10-13.
被引量:8
9
贾利军.
论转型期中国金融业的反垄断管制实践[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9-8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刘杨.
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J]
.东方企业文化,2007(7):96-96.
被引量:2
2
高晋康,唐清利,黄贤福.
反垄断法中银行业合并规则的重构——侧重于金融全球化视角的分析[J]
.政治与法律,2007(1):15-20.
被引量:7
3
田永营.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议[J]
.河北企业,2007(5):39-40.
被引量:2
4
栾世红,王钦,张烈.
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01-304.
被引量:5
5
焦艳芳,陈建平.
关联企业引发的反垄断法上的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2007(7):138-139.
被引量:2
6
Jeff Madura.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Z].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2003.
7
[英]理查德·德尔.金融市场风险及监管[M].王建梅等译,北京:宇航出版社,1999.
8
童芳.我国央行金融监管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12.
9
郑君.经济金融法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
[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7,250页.
共引文献
59
1
郑秀君.
后危机时代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动态及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19-124.
2
刘红霞,刘玲,许进.
征信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征信数据库的分析[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28(6):7-11.
被引量:2
3
刘红霞.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共享辨析与选择模式[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29(11):30-33.
被引量:5
4
王晓,李佳.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
.金融论坛,2010,15(1):67-71.
被引量:48
5
许美婷.
金融危机后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态势[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4):149-150.
被引量:1
6
闫屹.
次贷危机后对信用评级业的反思[J]
.武汉金融,2010(4):21-23.
被引量:7
7
沈英姿.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审视[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68-69.
8
张静.
金融危机后对资信评级利益冲突的思考[J]
.征信,2010,28(5):48-51.
被引量:5
9
羊淑青,谭金可.
后金融危机下我国资信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完善[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5):124-128.
被引量:3
10
肖瑞婷.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J]
.西部金融,2010(10):30-3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3
1
张枭.
互联网经济对反垄断法的挑战及制度重构——基于互联网平台垄断法经济学模型[J]
.浙江学刊,2021(2):84-92.
被引量:12
2
唐要家.
数字平台的经济属性与监管政策体系研究[J]
.经济纵横,2021(4):43-51.
被引量:44
3
王世强.
数字经济中的反垄断:企业行为与政府监管[J]
.经济学家,2021(4):91-101.
被引量:49
4
杨东.
论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J]
.法学家,2008(1):22-25.
被引量:17
5
邢会强.
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J]
.法学评论,2010,28(5):46-53.
被引量:109
6
姚琦.
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操纵案的反垄断调查[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5):17-19.
被引量:1
7
王先林.
垄断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执法之协调[J]
.法学,2014(2):111-117.
被引量:27
8
史岩.
我国反垄断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关系研究——以银行业为例[J]
.经济问题,2014(6):73-78.
被引量:6
9
刘乃梁.
银行业反垄断规制的冲突及其协调[J]
.法商研究,2019,36(1):43-53.
被引量:6
10
孟雁北.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政府产业规制部门的关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2):122-13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陈彦达.
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研究[J]
.征信,2022,40(7):65-73.
被引量:4
2
翟虎祥.
统一大市场监管视角下反垄断与金融监管之协同[J]
.竞争政策研究,2023(4):25-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魏瑛玲.
统一大市场监管视角下反垄断与金融监管之协同研究[J]
.市场瞭望,2023(23):113-115.
2
贺新宇,刘音露.
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网络安全法》的裁判文书案例分析[J]
.征信,2022,40(8):55-62.
被引量:1
3
陆智烨.
数字平台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J]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2022,11(6):112-116.
4
闫夏秋,杨鑫逸.
衍生数据信托的适格性与本土化建构[J]
.征信,2023,41(6):52-58.
被引量:3
5
申乐诚,马辉.
衔接事前监管与事后规制——数字市场反垄断的新方向[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22(3):38-44.
被引量:1
1
张宗斌.
构建东亚经济增长的“新双头列车”机制[J]
.现代经济探讨,2005(7):53-55.
2
王晓晔.
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几个因素[J]
.中国经贸导刊,2008(24):35-35.
被引量:2
3
我国将组建第一家反垄断机构[J]
.企业研究,2004(02S):77-77.
4
金颖.
两区协会:政府和企业间合作交流、协调互动的绿色通道[J]
.中国海关,2005(2):44-44.
5
何飞鹏.
拿别人薪水,学自己本事[J]
.商周刊,2008,0(22):62-62.
6
张宗斌.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J]
.东北亚论坛,2006,15(4):36-41.
被引量:8
7
声音 关注 数字[J]
.财政监督,2006(6):66-66.
8
中国经济依旧难企稳[J]
.经济展望,2014,0(11):96-96.
9
余承.
创业板上涨的底气[J]
.股市动态分析,2013(29):37-37.
10
常建坤,秦兴俊.
打破行政垄断的对策研究[J]
.经济问题,2001(8):31-32.
被引量:6
征信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